>>> 2008年第9期

餐后血糖高如何用药

作者:刘尊永




  对于糖尿病的诊断,很多人都知道要查“饿血”,也就是空腹血糖。但是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处于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升高的状态。对此,有的人置之不理,认为自己空腹血糖正常,还够不上糖尿病的诊断;有的患者不知道如何针对性用药,最终延误病情,过早地出现糖尿病并发症。
  对餐后血糖升高,到底应该怎样看待,如何用药呢?
  
  餐后血糖,更敏感的诊断指标
  
  血糖的诊断指标分为空腹血糖(准确地说是基础血糖,正常范围是<7.0毫摩尔/升)、餐后血糖(多指的是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范围是<11.0毫摩尔/升)、随机血糖(或称随意血糖,就是平时随意监测的血糖,正常范围也是<11.0毫摩尔/升)。
  不同时间段或不同状态下的血糖值代表着不同的意义。空腹血糖,多代表基础血糖水平,由于检测方便,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大多用此标准。餐后血糖则是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即从吃第一口饭起到2小时后的血糖值。因其麻烦,既要吃饭又要等2小时,平时检测较少。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对总体血糖的影响,随病情的变化,也有所不同。空腹血糖主要受机体代谢调节的影响。由于在糖尿病初期,机体还有一定的代偿能力,当只检测空腹血糖时,往往血糖值是在正常范围,但此时胰岛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实际上已经下降。因此,仅仅检查空腹血糖将会漏掉许多糖尿患者,使其错过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机会。
  实际上,2型糖尿病早期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中更为突出。餐后血糖是糖尿病诊断更为敏感的诊断指标,以餐后血糖作为诊断依据,可以使更多的糖耐量异常(ICT)和糖尿病患者及时得到早期诊断,检测餐后血糖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控制餐后血糖与空腹血糖同样重要
  
  与人们普遍认识不同的是,餐后血糖升高对身体的危害并不比空腹血糖轻微,它很可能更危险。
  糖尿病患者患心脑血管病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2~4倍,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是普通人群的2~8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餐后高血糖状态对人体微血管和大血管作用时间较空腹高血糖更长,对血管内皮损害更明显。有欧洲研究机构对2500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平均8.8年的随访调查,比较餐后2小时血糖和空腹血糖对死亡率的预测价值。分析结果显示,餐后2小时血糖可预测心血管死亡率。另有多项研究也证明,餐后血糖是一个更强的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因子,餐后血糖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病死率间存在相关性。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有必要将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都作为治疗达标的目标。
  
  控制餐后血糖如何用药
  
  控制餐后高血糖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主要包括:重视高危人群的筛查;积极开展糖尿病教育;对已经出现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的患者,如果餐后血糖升高明显则进行积极治疗。目前,主要以降低餐后高血糖为主的药物包括: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米格列醇等),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短效胰岛素。
  研究发现,早相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是造成餐后血糖升高的主因,恢复早相分泌后可以明显改善餐后血糖。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的主要作用就是改善早相的胰岛素分泌,从而达到降低餐后血糖的目的。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药物主要有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
  对胰岛功能明显受损、胰岛素缺乏的患者,可积极选用胰岛素治疗。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起效快、达峰快,作用时间短,能够更好地降低餐后血糖峰值,并且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明显减少。短效胰岛素和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均需餐前注射,以控制餐后血糖。 餐后血糖升高不容忽视,但只要合理用药,就可以在糖尿病进展的更早阶段阻断病情发展,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编辑 张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