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0期

走出依赖天地宽

作者:任清丽




  三十几岁的我似乎倒退到童年时期,有着很强的依赖性,我非常依赖我的爱人。
  开始发现自己有依赖性是在我父亲去世之后。父亲做事很有主见,从小就对我非常好,几乎是百依百顺。父亲去世后我非常伤心,并且觉得很不习惯,总觉得自己少了一个有力的依靠。幸运的是,我的爱人在那段时间请假陪我,安慰我,逗我开心。
  看着我心情渐渐好转,爱人很是高兴,也比较放心起来,就继续回到公司上班。爱人常常会出差。每当他出差后,我就害怕、心慌、焦虑,总觉得心里空荡荡的,仿佛少了什么似的。到后来渐渐出现失眠、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不良现象。
  其实,我也知道这样很不好,自己这么大一个人了,还有这么强的依赖性,害得爱人失去了好几笔大的业务。但只要爱人不在,这种不安的感觉就出现。我原来不是这样的,为什么现在会这样呢?到底该怎么办才可以恢复从前那个独立的我?
  无助的红怡
  
  从红怡的来信来看,她作为成年人,总还像个孩子般地依赖爱人。显然,这种依赖有些“过”,在心理疾病中叫“依赖症”。“依赖症”是过多地将个人情感寄托在某个人或人群、某种物品上,将其看作自己的精神支柱,一旦失去可能难以承受,甚至精神崩溃。
  一般来说,依赖症的出现是有原因的,最常见的就是感情脆弱,红怡就属于此种原因。红怡的依赖症是在她父亲去世后出现的。丧父之痛使她感情脆弱,在精神上和心理上都离不开她爱人,对爱人有一种依赖感,希望他能时时在自己身边,时时关心自己、处处照料自己。这是可以理解的。但长久、过分地依赖别人终究是不好的,特别是作为一个成年人。依赖别人,意味着放弃对自我的主宰,这样往往不能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因此,红怡要克服依赖心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要直面自己的问题,坦承依赖的存在,同时要充分认识到依赖心理的危害,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因为独立的人格需要独立的思维能力。
  ◆要鼓起生活的勇气,恢复自信心,培养自立精神。要努力对自己的生活做出合理规划和安排。此外,还需要培养忍受孤独的能力,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是克服依赖症的关键一步。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或是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或调整工作、生活节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学会享受一个人的时光。比如,煮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听自己喜欢听的歌,还可无所谓地将自己的“窝”弄得乱糟糟的,享受那个放任的自己。
  ◆要想从情感依赖症中摆脱出来,可以向朋友寻求帮助,多结交朋友,常与亲戚走动,包括向独立性强的人学习等。在爱人外出的时候,在工作之余,可以约上几个姐妹,逛街、看电影、唱歌等;也可到母亲家去小住,与母亲闲聊,重温美好的过去。
  夫妻之间互相帮助和支持是应该和必需的。但彼此都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有自己的生活内容,在亲密无间的同时还应该保持相应的独立,即使是对自己的爱人也不应有过分的要求和依赖,以免在失去自己的独立和个性的同时,给对方造成难以承受的压力。
  编辑/杨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