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2期
南国无闲草,两广多灵药
作者:卢 颖
广东、广西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降雨量大,平均气温在20~23℃之间,是我国水、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又因这里土壤多呈强酸性,植被覆盖良好,因此特别适于热带、亚热带动植物的生长,孕育了众多享誉海内外的道地药材。以创建于1959年的广西药用植物园为例,它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种植药用植物品种最多的专业性药用植物园,被誉为“亚洲第一药园”。这里已引种栽培的药用植物达3000多种,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的植物药种还多1000多种,被誉为“立体《本草纲目》”。
两广地区著名的道地药材有:阳春砂仁、广藿香、化橘红、陈皮、巴戟天、何首乌、高良姜、芡实、玉竹、佛手、山豆根、金钱草、鸡血藤、肉桂、穿心莲、沉香、广地龙、蛤蚧、金钱白花蛇等。在此着重介绍阳春砂、广藿香和蛤蚧。
阳春砂仁
阳春砂仁又叫阳春砂、春砂仁,因原产广东省阳春县而得名。阳春砂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胀、安胎止呕的功能,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食积不消、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症。
阳春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阴湿、多雾的气候,适宜年均温20~30℃、有覆盖林或荫蔽的环境,多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季雨林中。20世纪50年代以前只产于广东阳春县及周边县,经八九十年代的发展,我国阳春砂仁已形成大规模生产的格局,并形成了广东、广西、云南三大产区。但仍以广东阳春县所产质量最优,深受国内外欢迎。
>>教您鉴别道地阳春砂
姜科植物绿壳砂或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也作砂仁用,药材分别称为“缩砂”和“海南砂”。区分阳春砂与其它种砂仁的关键在于砂仁果皮表面的突起,刺状突起为阳春砂,片状突起为绿壳砂,片状突起且分枝为海南砂。
广藿香
广藿香是临床上常用的芳香化湿中药,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的功效,也是著名成药藿香正气液(水)的重要组成药物。
广藿香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怕干旱和霜冻,要求年平均气温在20~25℃之间,原产于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热带地区,宋朝时传入我国。我国广东省的广州市郊石牌、高要、肇庆,海南省万宁,云南临沧等地区均有栽培,现在广藿香为广东道地性特产药材,十大广药之一。
广藿香的药材商品按产地不同可分为石牌藿香(牌香)、高要藿香(肇香)、湛江藿香(湛香)和海南藿香(南香)4种,其中以石牌藿香作为优质的首选品。现代研究证明,石牌藿香的挥发油中含有较高的广谱抗菌成分——广藿香酮,其它品牌的藿香含量甚微。
>>教您鉴别道地广藿香
牌香:枝条较瘦小,密披毛茸,髓心较小,叶片较小而厚,叶面灰黄色,叶背灰绿色,气纯香,味微甜而凉。
肇香:密披毛茸,髓心较大。叶片灰绿色,气清香,味微苦而凉。
南香:枝条较粗壮,具稀疏毛茸,髓心大,叶片较大而薄,叶片灰绿色,气香浓,味微苦而凉。
蛤蚧
蛤蚧为壁虎科动物蛤蚧的干燥体,具有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的功效,用于治疗虚喘气促、劳嗽咳血、阳痿遗精等症。
蛤蚧喜暖怕寒,喜暗怕明,喜穿岩缝、壁缝。主要分布在桂林以南的广西各地,以百色、南宁市各县为多,广东、云南、台湾的部分地区也有分布,国外越南、缅甸、泰国、柬埔寨、印度、印尼等国家也有产。广西德保产的蛤蚧最负盛名,该县出的蛤蚧雄睾酒广受欢迎。目前在广西百色、南宁、贵港、梧州等市有批量养殖,畅销国内外市场,价格也较国外蛤蚧高一倍而成为国内外药材市场的紧俏品。
>>教您鉴别道地蛤蚧
广西产的蛤蚧体肥、皮粗肚白、鳞细、尾全,身上斑点多为灰白色;国外产(主要是越南、泰国)蛤蚧皮薄,背部斑点多为橙红色或红点。
编辑/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