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期
洋姜与地蚕
作者:张法良
洋姜原产美洲,学名“菊芋”,因形状似姜,又是泊来品,故名洋姜。地蚕是我国土生土长之物,因形状似蚕,生于地下,故名地蚕,又因其晶莹似玉,一环连一环;故又得了两个雅号——“玉环”,“银条”。我之所以把这一洋一土之物放在这篇小文里说,是因为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一是它们都是多年生植物,也就是农民常说的子孙菜,种下后可以多年收获。且都是以地下的直块根供人们食用。二是在吃法上相同,大都是酱食或腌食,味道奇美。虽可熟食,但味道差多了。三是它们都是稀有蔬菜,生长期长。一年只能收获一次,土地利用率低。不像其它蔬菜一年可以换几次茬,所以农民们觉得划不来,都不大愿意种植。只有少数农民在房前屋后种一点,所以在菜市场极少见到它们。下面我将它们成菜的方法介绍如下:
先说洋姜。它的植株像向日葵,开许多小黄花,秋末冬初收获。将洋姜从地下挖出之后,先将鲜姜洗净,放到太阳下晒怏,切成两半,小的可以不切,用盐揉捏进味,若要吃酱洋姜就放进酱坛子里酱上二十天至一个月即成,口感香辣清脆。若要吃甜洋姜,就将揉好了的洋姜放到坛子里密封,让其发酵糖化,半个月后,洋姜已经生涎,再拿出来晒几天,再放到坛子发酵,如此反复三四次,洋姜就已完全糖化,可以食用了。口感清脆香甜,像蜂糖一样甜,佐酒下饭皆宜,一口咬下去脆生生的,既好吃,又有趣。洋姜也可炒食,但有土腥味,口感差多了。洋姜是一种保健食品,有调节血液中的胆固醇、降低血压及血糖的食疗功效。
再说地蚕。它的植株像柴胡,开白色小花,冬腊月收获,大小粗细极像蚕虫,一般9~11节。地蚕的吃法有5种:一是酱食,将地蚕从地下挖出后,洗净晒怏,用盐揉捏,投入酱坛之中,酱半个月即食,口感香辣清脆。二是腌食,将晒怏用盐揉好的地蚕放进陶坛之中密封发酵半月即成,口感酸甜。若拌上一点辣椒粉,滴几滴香油,则更佳。三是泡食,将洗净的地蚕直接投入泡菜坛中,浸泡七天即成,酸甜可口。四是做汤,将新鲜地蚕煮熟,加糖做成羹汤,口感甜面。五是炒食,将新鲜地蚕用油盐佐料炒食,但口感不如前几种吃法。地蚕性温,补脾健胃。
记得小时候母亲常在房前种一片洋姜,在屋后种一块地蚕,用农家的卫生肥作底肥,这样土壤疏松。洋姜耐旱,可以不浇水。地蚕喜湿润的土壤,遇上天旱,母亲就在早晚给地蚕浇些水。每到夏天,房前的洋姜长得像向日葵一样高大挺拨,开出许多金灿灿的小花。屋后的地蚕也长得蓬蓬勃勃,开出许多白色的小花,成了我家的一道风景。到收获季节,母亲就把洋姜和地蚕挖出来做成酱洋姜、酱地蚕或腌制成甜洋姜、甜地蚕供我们佐餐。父亲从田里劳作归来,常以它们下酒,父亲喝一口酒,咬一口脆生生的洋姜或地蚕,再轻轻叹一口气,不知是抒发内心的满足,还是在叹息人世的艰辛,那神态我至今记忆犹新。后来我离开故乡几十年,一直未吃到过洋姜和地蚕,去年腊月我突然在农贸市场上见到了它们,真像他乡遇故知,勾起了儿时的回忆。
说到这里,我想借传媒建一言:洋姜和地蚕都是美味佳肴,又有食疗功效,可惜农民不愿大面积种植。笔者以为,若能扩大种植,加以宣传,让广大市民了解它们后一定会有广阔的市场,既能丰富市民的菜篮子,又能为农民开辟致富门路,岂不两全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