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期

在“蕉滨咖勒”吃新加坡菜

作者:老 饕




  好友邀饮,地点是在虹桥开发区的云雾山路娄山关路口,店名也怪,叫“蕉滨咖勒”,问为什么叫这名,答曰:到那就知道了。
  公交车换2次车,再打的“摆渡”,一个多小时才到目的地。不能怪人家地处冷僻处,那里如今已成了“市中心”,只能怪寒舍在穷乡僻壤。待到老板——来自新加坡的吴先生告诉我们,店的英文名Tropicana是“热带风情”时,才知其用心良苦。如果将店名叫“热带风情”,白是直白了,却没了什么味道。如今这一名,有了热带的“蕉”,又有了海“滨”,再加上“咖”喱菜,以及加“勒”比海,什么元素都有了,岂不趣味盎然。
  其实,这是一家新加坡菜馆。我们常说“新马泰”,其实从饮食上说,“新”和“马”是一块,“泰”是另一块。而“新”、“马”中,因为“新”的华人多,又比“马”更“华人化”。妙的是“蕉滨咖勒”还有很多创新菜。
  “南烧北烤”在这里也见分晓。点了一个“烧味拼盘”,上来一看,是叉烧、烧肉拼烧鸭,叉烧味很到位,,烧肉有关像古之“酥方”皮极脆而肉酥,烧鸭不像广帮的“化皮”版,而是连皮带肉还有骨,所蘸佐料是两种酱料,有点芥末的更好。奶油色拉,是将球心菜、樱桃番茄等蔬菜放在正在气化的干冰上 ,浇下带有芝士的酱油类调料,很爽口。奇怪的是“凉拌茄子”,切成小“包袱”状,并将在油里爆过的葱泥(不是葱花)浇上去,味道很好。
  热菜也精彩得很。菠菜豆腐是家常到家的名肴了,到新加坡大厨手中,却不是“金镶白玉板,红嘴绿鹦哥”,而是将豆腐切成长条,油炸之后,将菠菜泥涂于上,再加上肉碎和香菇,进烤箱烤,这一来,“新”味就浓了。“小宰相汤”,名字就有意思,那是从“宰相肚里好撑船”一语来,大宰相肚里可撑船,小宰相呢,只好撑一只鸡了。就是将一只鸡放入猪肚内,炖汤,几小时后,汤成,鸡肉弃之不食,因为那已是渣滓了。猪肚还可吃,切片后蘸酱料吃。那汤,可比大宰相汤还好喝,稠、浓,咸中有甜,但总之是味道很淡,如李渔所说“迹近自然”。还有烤肉,真如刺王僚的专诸那样的手艺,将一条鱼炙香,炙透。要知道,“炙”是将肉在火上烤,是中国最古老的烹饪方法呵!
  新加坡人也吃米饭,“海南鸡饭”为其所好,那是很好吃的白切鸡,加上蔬菜,还有用鸡油炒过的米饭。
  在那么时尚的地段,品尝异域风味,价钱倒并不贵,人均100元也就可以了。“蕉滨咖勒”还有若干上海菜,聊备一格,也是入乡随俗罢。说话间,新加坡大厨从厨房出来,后面跟着一双可爱的女儿,他已决定在上海定居。看来,上海人的口福真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