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2期
地球最北端的人
作者:金月梅
生活在常年冰天雪地的格陵兰岛上的爱斯摩人,他们世代以打捞深海动物为生,极难吃到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按医学常识来说,常吃动物脂肪而少食蔬菜水果易患心脑血管病。但事实恰恰相反,他们不但身体非常健康,而且在他们中间很难发现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病患者。
这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引起了科学家的浓厚兴趣。历经十余年的潜心研究,谜底终于找到了,原来与他们每天吃的深海动物中所含的神奇物质有关,那就是EPA、DHA、DPA还有Ω-3不饱和脂肪酸。实践证明这几种物质综合作用能有效降低血脂,防止血液凝聚,并清除沉积在血管壁上的固态饱和脂肪酸,从而防止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说起爱斯基摩人,还得谈一谈他们忠实的朋友——爱斯基摩狗。爱斯基摩狗体形大小不一,颜色各异,尾巴向上翻卷,非常漂亮。它们能够吃苦耐劳,最主要的特点是耐寒,在零下57℃的情况下也能在雪地上安然入睡。它们睡觉时常常卷作一团,其毛皮保暖性极好。拉雪橇的狗至少要有八九条,猎人用海豹皮或海象皮制成的挽绳套于狗的脸部及前肢,狗队一般采用扇形排列,这最适宜在开阔的地上行驶。如果行驶在多林多谷地区,则让狗采用树枝形队列以便于操纵。每支狗队中都有首领狗,拉雪橇时有领路狗,有时是一只狗身兼双职。对于极地爱斯基摩人来说,如果没有狗拉雪橇,人是无法生存的。他们不可能靠步行穿越茫茫的冰原去打猎。而利用狗拉雪橇在冰上每小时可行32公里,在催得紧的情况下,狗队可以不停地奔跑18个小时。爱斯基摩狗是若干种血统混杂的亚洲型狗的混种,很可能还有一些北极地区狼的血统。爱斯基摩人对狗是比较苛刻的,从不纵容它们,拉橇时每天只喂一次,有时两天喂一次,以免吃饱了的狗不听使唤。
这些居住在地球最北端的人还有着许多有趣的习俗。爱斯基摩人注重诚挚的感情,不讲究结婚的形式。一对青年男女产生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男方给女方家盖一幢房子或者送给女方一套能够御寒的衣服,如果女方及其家庭接受,相互间的婚姻关系就算确定了。
他们的婚礼日期多选在隆冬季节举行,因为这段时间大雪封门,无法外出劳动。举行婚礼的当天,男子偷偷隐藏在女方家附近,一旦有机会,便将姑娘“抢走”。姑娘自然知道小伙子在门外挨冻,但为了考验他是否忠诚,还是故意深居内室,让他难以得手。聪明的小伙子总是用计谋将姑娘引出家门,以达到“抢”人的目的。如果婚礼选在夏天,小伙子可以直接钻进女方家里,扯着姑娘往外跑,姑娘会佯装不从,而家人视而不见,最后姑娘的喊叫声就慢慢消失在远方。
他们的婚礼也异常简朴,新郎新娘叩拜家族长老、父母兄弟、亲朋好友等,然后大伙吃一顿鱼肉饭、喝一碗鱼汤,纵情跳一阵舞,婚礼宣告结束。
爱斯基摩人还是一个最爱讲故事的民族,虽然没有留下文字记载,但他们有代代相传的古老传奇。在漫长的冬季,讲故事和听故事往往成为人们主要的娱乐形式。爱斯基摩人讲起故事来,时间常常长达几个小时,有时几天,甚至几个星期。人们讲故事不仅仅是为娱乐,它还是爱斯基摩人进行道德教育、传播知识的重要途径。擅长讲故事的老人在社会备受尊敬。老人们讲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种种事情。
生活于地球之颠的爱斯基摩人,由于气候恶劣,环境严酷,他们基本上是在死亡线上挣扎,能生存繁衍至今,实在是一大奇迹。尽管爱斯基摩人一年四季面对的是单调的气候、单调的色彩、单调的地形,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社会群体之中,但是他们却是一个乐观、友善、热情大方、吃苦耐劳的民族。这种精神无疑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所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