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6期
“炫富”殃及鲨鱼
作者:吴明仁
鱼翅,即鱼鳍,是鱼类生命之所系。虽然鲨鱼是海上的霸王,但一旦失去了鳍,其结果只能是沉入海中饿死。由于鱼翅的昂贵,海上霸王也成了人们捕杀的重点目标,尽管捕杀者也面对死亡的威胁。可见在利益的驱动下,什么事都可以干得出来。因为市场对鱼翅日益增大的需求,这种情况,尤其表现得突出。
许多国家的渔船在捕到鲨鱼后,考虑船舱的容量有限,而鲨鱼肉的价格又相对便宜得多(如海鲜市场价鲨鱼鳍每吨14万元,而肉却只有5000元)。于是捕鲨者为扩大经济效益,最可能采取的行动,就是“活取鲨鱼鳍”,再把被割去鱼鳍的鲨鱼丢回海中。鲨鱼失去了动力和掌握平衡的鳍,就会沉入海底慢慢死去。这类事件是在1982年才被偶然发现并披露的。从那时起,虽然在国际上拒食鱼翅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因利益驱动,活取鱼鳍现象,始终不绝,全球的鱼翅交易量,也呈逐年上升之势。
鱼鳍为什么这样昂贵呢?大致原因有四条:一是物以稀为贵,需求量日益增高,鱼翅却日益减少。二是配料必须高档。三是烹调工艺极为复杂。最后的一条便是人们的“炫富”心理。鲨鱼难捕且不说,仅就其加工过程而言,就不是一件易事。先要剔去鳍基的附肉,然后还要经浸洗、加热、脱沙、去骨、挑翅、除翅、漂白等十多道繁难的工序,单浸泡一道工序,就至少一昼夜以上时间。到鱼翅烹饪成菜肴,费工费时,真不是三言两语所能道尽的。
鱼翅价格奇高,也造成了许多人对鱼翅认识的误区。比如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鱼翅是极富营养的美味。历来都是宫廷富豪、达官贵人家宴上的名贵佳肴。果真如此吗?据饮食营养学家介绍,鱼翅本身并没有什么味道,其美味全是调味品带来的。它能为人体所提供的营养,不过是些一般食物中都有的高级蛋白,如果与富含这种蛋白的肉冻、鱼冻、鸡蛋相比较,相去当也不远。而且其中的汞含量还严重超标。我想汞含量虽然超标,但食者一次摄入的量不可能很多,中毒是大可不必担心的,所以人们仍然以此作为炫富的依托。即使有如医师们所说的蓄积性中毒,那又怎么说呢,还是待到中毒了再说吧。
鱼翅之成美味,完全源自厨师的烹饪。笔者这次有幸遭遇宴请,算是亲口尝了鱼翅。我的体会:如食粉条而多些筋力罢了。打听配料倒是让人吃惊的,一般要有鸡翅、鸡爪、牛肉、猪蹄、火腿、干贝、田鸡等等。同席一位戏称诗癫的诗人,一语道破天机:“有了这些便是佳肴,没有这些便是粪土。”
那么,既无美味可言,又无特殊营养价值可取,实在是该与鸡肋同类。但人们不惜千金吃鱼翅,为了什么呢?是不是还是那位诗人所创造的新词:“炫富”有些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