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8期

六月六,吃口焦屑长块肉

作者:陈洪华




  在我的家乡淮安,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禅:“六月六,吃口焦屑长块肉”。到了每年六月初六,家家户户都忙着吃焦屑过节,乡间街坊里洋溢着阵阵焦屑的清香。焦屑又叫炒面,是用新麦面粉炒制而成,因皮色焦黄、颗粒细小而得名。吃时,取半碗炒面,加上一勺老红糖,用开水一冲,筷子搅匀,立即变成一碗糊状的羹,吃一口,绵软细腻,回香悠长。可这个吃焦屑的风俗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在很久以前,淮安东门外不远处便是茫茫大海,滔滔淮河水沿灌溉总渠流经淮安东乡,在茭陵东边入海。那时每到农历六月初六,东海龙王便在入海口行云布雨,寻欢作乐,整个淮安上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大雨滂沱,灌溉总渠岌岌可危,堤岸缺处,一片汪洋,畜死人伤,给老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人们年年修堤,建龙王庙,仍然无济于事。
  当时苏嘴街东边有个被大水冲成的大水塘,塘边有个何家庄,庄上有个姓何的姑娘,名叫善姑,她心灵手巧,乐于助人。她看到村里的男人们年年为修堤忙碌,忍饥挨饿,十分着急。望着新收的麦子,善姑想,要是有能让男人们随身携带、好吃解饿又不会馊的干粮多好啊!可眼下除了做粗饼及馍之外,别无他法。善姑灵机一动,将新碾的面粉,放在锅中炒着炕着,一股焦香弥漫开来,用开水一冲,很是好吃。善姑便将制作方法告诉了全村的姐妹们,大家便一起炒起了面粉。谁知道,炒面的香味一直飘到天上,东海龙王被这股奇香迷住了,便将此味禀报给玉帝,玉帝掐指一算,是何善姑在教百姓做炒面,便将善姑招上天庭。善姑上天后,仍然怀念这一方水土,为了清除六月初六的大水,造福黎民百姓,每逢六月初六,她便为玉帝做炒面,招待东海龙王,使龙王忘记了在入海口行云布雨之事,化解了百姓的烦恼。
  为了纪念好心肠的善姑,淮安的百姓便也在六月初六这天,吃起了炒面。
  炒面不但方便、喷香而且耐饥耐饿,也伴随人们走过了缺衣少食的年代。记得70年代末在外求学时,妈妈每每在我出门时,总让我捎上一小袋炒面,以供晚自习加餐之需,毕竟“吃口焦屑长块肉”啊!如今,改革开放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焦屑”又成了人们消脂解腻的佳品。每逢六月初六,我总是闻到“焦屑”的香……
  焦屑(炒面)的制法
  原料:新麦面粉200克、红糖25克、熟菜籽油10毫升。
  制法:1、将锅洗净炕干,把新麦面粉入锅反复炒匀。
  2、至皮色焦黄,颗粒松散,散发出面的香味。
  3、吃时,放上红糖,用开水冲匀,拌上熟菜籽油。
  特点:绵软细腻、口味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