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8期

小孙儿变了

作者:顾玉书




  
  去年秋天,刚刚19岁的小孙儿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远在国外的儿子、儿媳不能赶回来为他送行,于是我们老俩口不顾年迈体弱送孙儿去学校。一路火车,一路叮嘱:吃饭不要太节约;衣着要整洁;上街要注意安全;钱要放好,不要丢失;常来电话……
  到达长沙某大学新生宿舍时,已是下午一点钟了。学校的午餐时间刚过,我们忙让孙儿先去吃午饭。面对领到的新生生活用品,看着比我们早来的3名新生那铺得整整齐齐的床,我们老俩口强打精神套被、套枕头、铺床、挂蚊帐……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刚刚收拾完,孙儿也跑回宿舍了,一进屋说,学校食堂已关门,我到外边儿饭店吃了小笼蒸包。临别,孙儿大叫手表不知放在哪里了,看着他东翻西找的着急样子,我解下自己的表给了他,害得我一路上尽跟别人打听时间。
  我和老伴托着沉重的脚步往回赶,一路上默默无语。我想:孙儿啊,当你吃着小笼蒸包的时候,是否想到自己的爷爷、奶奶正在饿着肚子为你铺床,你奶奶是带着病为你送行的?如果做孙儿的连自己的爷爷、奶奶都不懂得关心一下的话,将来,怎么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呢?我的心比腿还沉重。
  转眼就到了放寒假,孙儿回来了。第二天早上,他奶奶洗衣时大喊:“老头子,快来看,你宝贝孙儿的袜子!”原来,两只线袜子的后跟都打了补丁,粗针大线的,补丁还斜歪着。我俩都很激动,手拿着孙儿的袜子,面面相觑,热泪盈眶。“跟谁学的?”奶奶急不可待地追问。“看宿舍的赵阿姨。”孙儿轻描淡写。孙儿谈起大学的生活很来劲。四人一室,都远离父母,于是大家都有一种责任感,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打开水、买早饭、收衣物。谁的家人来校探望,带来的家乡土特产一律“共产”。暑假里,我和老伴参加老年大学学习,中午回来后,常常吃上孙儿做好的饭菜;晚上回家,晾晒的衣物已收叠好。我们要他把宝贵的时间花在复习功课上,“功课误不了,”孙儿说,“我要尽力做点家务,这是我将来独立生活的一种锻炼,你们应该给我这种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