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8期

关东炖菜

作者:易水寒




  
  出了山海关,进入东北三省地界,冬长夏短,春秋季节则可以忽略不计。一年到头,就是一个字:冷。寒冷的地方,就需要相互拥抱彼此温暖,即使做菜也不例外。因此,东北的菜,多是两两搭配,一起下锅,大火狂炖,在滚汤中消弭界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后达到零距离。关东炖菜遂成了一种特色。提起诸如“猪肉炖粉条”之类来,也是名声在外,如雷贯耳。
  那就先说说猪肉炖粉条。有个笑话:一个东北人到北京去,站在天安门前大发感慨:“哎呀妈呀,这疙瘩真气派啊,那些中央领导住在这里面,天天得赐(吃)啥呢?”随即一拍脑袋,“肯定是猪肉炖粉条子,可劲造(随便吃)!”由此可见,猪肉炖粉条在东北人心中的地位。东北人过年必杀猪,大块大块地切下来,有亲友来访,便和粉条一起下锅炖之。粉条也都是用东北特产土豆淀粉轧制而成的,大火咕嘟一阵后,香气四溢,闻一鼻子就能幸福得昏过去。盛一碗米饭,把猪肉炖粉条连汤带水扒拉到碗里,大伙围在一起,吃吧。生活是如此热烈而美好。
  再说白肉血肠。其全称应该是“酸菜炖白肉血肠”。有一首著名的网络歌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最后一句说:“翠花,上酸菜!”这里的酸菜就是指“酸菜炖白肉血肠”。到了冬天,白菜放不住,人们便把它腌成“酸菜”,在东北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腌一些;白肉,就是五花肉;血肠,是把猪血加入其它佐料灌进肠衣煮制而成的。酸菜切成细丝,飞刀切出整齐的白肉和血肠,也是大火狂炖。如果用来下饭,多搁点盐,如果直接把菜当饭吃,少搁点盐即可。
  还有小鸡炖蘑菇。所谓小鸡,其实是乡下的笨鸡。由于笨鸡吃五谷杂粮和虫子长成,其味也醇,其余香也笃,尤其是在饲料鸡大行其道的今天,笨鸡更给人以反璞归真的厚道之感。蘑菇则是长白山上的棒蘑,越炖越香。二人转中有个著名的小调《小拜年》,说的是小夫妻一起回家拜年,“丈母娘一见面,拍手笑哈哈,新姑爷到咱家,给他做点啥,小鸡炖蘑菇,宰个大芦花……”瞧,这是多高的待遇!
  接下来是萝卜炖牛肉和排骨炖豆角。前者炖出来,萝卜红白分明,汤是清的。后者则红黑一片,油豆角可以不用保持原貌。为什么不是萝卜炖排骨或者是牛肉炖豆角?谁也说不清,自古就是这么传下来的。冥冥之中肯定有其更改不了的原因。
  鲶鱼炖茄子。东北有句俗话:“鲶鱼炖茄子,撑死老爷子”。老爷子上了岁数,牙口不好,鲶鱼炖茄子易嚼易消化,正适合老爷子们吃。将打自松花江的鲶鱼收拾整理干净后,放入沸水中略烫,捞出放入凉水中浸凉,取出用筷子刮去表面黏液。大个儿的鲶鱼可改切成6~7厘米的小段,小个儿的整条即可。茄子去蒂洗净去皮,撕成条状进锅。茄子最大的特点是吸味,吃到嘴里柔软易化,但是已经充分吸收了鲶鱼的味道和营养。最后是狗肉炖豆腐。狗肉本是朝鲜族人民的最爱,后来在整个东北地区蔓延开来,成了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食。豆腐同茄子一样随和,吸味,被狗肉炖完以后,又嫩又滑又香。
  这些炖菜做法大同小异,先以大豆油下锅八分热后加葱、姜、红辣椒等煸炒出香味,然后加主料如小鸡、猪肉等,炒至发白,加老汤烧开后加菜,炖烂为止。如牛肉、羊肉不爱烂可加入山楂等。东北炖菜大多重其味而不重其形。看上去乱作一团,大大咧咧,其实一荤一素,一强悍一阴柔,刚柔相济,阴阳互补,集天地精华于一体,香味暗藏其中,很有内涵。如果有机会到东北来,别忘了到饭馆里叫一碗炖菜,保管你吃得大汗淋漓,连呼痛快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