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9期

淮安茶馓美名传天下

作者:薛 伟 丁 燕




  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我,每天想家的时候,就很自然而然地向家乡的位置望了望,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淮安,在扬州求学己经一年多。周末的时候,总要约上几个老乡一起跑到热闹的“美食街”去寻吃,满足一下贫好几天的嘴,给自己加点营养。而每次酒足饭饱的时候,必不可少的要买一点特殊的东西,那就是家乡的名点——淮安茶馓。
  俗话说:“点心香,月饼美,淮安茶馓甜又脆。”“鲜不过杂碎,香不过茶馓”。淮安茶馓可以说是面点制作的精品。屡获殊荣的“淮安茶馓”,已名闻遐迩。清代将其列为贡品,1910年获南洋劝业颁发的铜质奖章,1923年在江苏物品展览会上获铜质奖章,1930年又参加巴拿马赛会并获奖牌。淮安是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是苏北名城,中外游客甚多,为适宜旅游的需要,“淮安茶馓”已推出许多品种各异的新产品,并且已有很好的包装,游客携带十分方便。
  馓子是传统食品,也是中国的特产,历来很受人们的青睐。苏东坡曾写过馓子的赞美诗:
  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这可以说是一首最早的面食诗,品尝这香脆可口、色泽金黄、根条均匀的馓子,不禁使人联想到美人玉臂的金环。苏东坡对这种色、形、味俱佳的美食,大为赞誉,于是赋写了这首诗。
  淮安茶馓可以说是馓子中精品。听大人们说,淮安茶馓是淮安人岳文广在清咸丰五年,将家传的茶馓改制而成,用来招待宾客或馈赠亲友。客人来时,一杯盖碗茶,一碟馓子端上,就是最好的待客礼节。大家坐在一起,一边“磕”馓子,一边拉家常,和睦友好的气氛洋溢其间,其乐无穷,故有“茶馓”之称。
  淮安茶馓,在我童年的印象中,可谓风光无限。而我对付它的最常用的一招便是“泡馓”。说到“泡馓”,那可是记忆颇深。曾记得读小学时候,每次放学回家,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搬个凳子,站在上面,然后从橱柜中拿出馓子。拿一个碗抓了一大把馓子装满,再拌上一些糖,倒上开水,便听到一阵“吱吱”的声音,那情景决不逊色于名菜“天下第一鲜”——虾仁锅巴。约过两分钟,就可以动手吃啦。但是如果喝上一口汤,然后再夹起几根浸水后“发福”的馓条,放在嘴里,轻轻一转,就到肚里啦!那软滑的过程让你回味无穷。
  现在食品店小吃摊出售的淮安茶馓大多是机制馓子,远不如手工制作的美观可口。手工制作的淮安茶馓费时费力,工序繁杂。假如制作30斤面的馓子(每斤可制五把馓子),10来个人要干上一整天,可见其费工费时。制作淮安茶馓的第一道工序当然是和面,面要精细的特级面粉。熬一锅加入花椒、茴香、甘草、红糖或白糖、食盐的开水,凉冷后除去花椒、茴香、甘草即可和面,这叫“花椒水”,淮安茶馓的香甜全靠这锅花椒水,所以得有经验的老年人承担,花椒、茴香放多放少全靠经验。同时还要按每10斤面粉加1~3个鸡蛋的比例,将鸡蛋、蜂蜜、香油调成糊状加入花椒水。另外,和面时可烧一勺滚开的香油同时倒入面粉中,将面烫熟后一并和入。和面时,先搅抖成均匀的面絮,叫作“打絮子”,也得有点儿经验。俗话说:“打到的絮子,揉到的面。”接下来就是反复搓揉成面团。
  第二道工序就是压面。由两个人合作用一根长二米的木杆或干净的铁棍、铁管同起同落,反复揉压,一直压到面团变得细腻、柔软、光滑、有韧性,表面起小泡才行,中间还要加少许发酵粉,不断翻动,然后还要用双手反复压揉,直到面团既不粘手,也不粘案板,表面上略呈深黄色光泽才算是合乎标准了。第三道工序是饧面。先将面团切成面剂子(小面团),一个面剂子将来就成为一把馓子,一斤面一般制4~5个面剂子,将每个面剂子反复搓揉后压成面饼,表面抹少许香油,放入大盆中用布盖压饧一会后,再拿出来搓成拇指粗的面条,叫“馓坯”,再放入盆中饧15分钟左右。这样反复揉、反复饧制成的馓子表面就不会开裂,馓子也不易断根散条。
  接下来就是搓馓子了。搓馓子是一道关键工序。将饧好的馓坯用双手搓成直径在0.5厘米以下长约2米多的馓条盘绕7至8圈,将两头对接,馓圈呈椭圆形,就可以套在长筷子上下锅了。有的直接在饧好的面饼中间掏一个洞,边拉边捏边搓成大圈,然后一手在内,一手在外,用双掌不断滚搓,搓好后再盘成椭圆形。这个工序说来简单,其实最讲技巧。搓馓子简直就是一种艺术欣赏。最后一道工序是炸馓子,又叫摆馓子,也要有娴熟的技巧,有时得雇用专门炸馓子“馓把式”。“馓把式”使用的是一双长约2尺的粗筷子,将搓好的馓子套在两根筷子上放进油锅里炸,炸完一边,再炸另一边,边炸边扯拉边摆动,对折后再放进锅中炸一会。炸得好的,形状美观,色泽均匀,表面布满小泡,又香又脆;炸不好的,不是奇形怪状,就是半焦半白,不脆不筋。
  俗话说:“淮安茶馓,吃起来好像消雪,干起来好比打铁。”就是因为它有着特有性质,其质地的脆、酥,风味咸中略甜,颜色呈金黄色。现如今,不仅被人们所熟悉,而且几乎已经成了我国各族人民都喜爱的一种炸式小吃,具有款式多样,风味各殊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