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1期

在俄罗斯渴酒

作者:唐黎标




  最近,我在俄罗斯的伊尔库茨参观学习。应伊尔库茨老年学校安斯里先生的邀请,在一家充满欧洲浪漫情调的酒店小酌。安斯里先生是个中国通,他一边倒酒一边介绍伏特加。伏特加有500多年的历史,酒的标准配方是俄罗斯化学大师门捷列夫调制的,连伏特加的名字也是他取的。伏特加酒并不是指某一个牌子的酒,而是所有的白酒都叫伏特加酒,属于大众化的,俄罗斯人对它情有独钟,它已成了俄罗斯的象征。
  我们喝的第一杯是烈性伏特加酒,是将酒精经过特殊工艺加工然后加水勾兑的,高达65度。一口下肚就像一团烈火在胸中燃烧。安斯里先生见我们喝不惯烈性酒,又拿了瓶用粮食酿制的伏特加酒,口感要比用酒精勾兑的好多了,而且清冽爽口,余香绵长。
  几杯酒下肚,安斯里先生和我们聊起了俄罗斯人喝酒的事。俄罗斯人平时喝酒比较随便,只要想喝,就可以坐在酒吧或舞厅的吧台上喝,可以独自一人倚在城市某一处墙壁站着喝酒,也可以提着酒瓶在大街上边走边喝。至于下酒菜,也不讲究,可以是一块面包、一截香肠或是一根酱黄瓜等。在街上遇到走路踉踉跄跄的醉汉,冬天在雪地里发现冻死的酒鬼,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原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认为,工伤事故增加、生产效率降低、人均寿命缩短、交通事故频发,这些都是伏特加惹的祸。1985年5月,戈尔巴乔夫颁布了《关于消除酗酒的措施》。但是,戈氏没想到的是,苏联国内出现了食糖短缺。人们抢购并且储藏食糖,是为了在家里酿酒。更令戈氏想不到的是,竟然有人开始饮用各种有毒的致醉品。最终,这些可怕的数字令戈尔巴乔夫放弃了他的禁酒令。在电视上,他笑着给支持禁酒令的人讲了一个笑话:“人们排起长队买伏特加,有一个人实在忍受不了了,便说:‘我要去克里姆林宫杀了戈尔巴乔夫。’一个小时后,他回来了。仍在排着长队的人们问他:‘你杀他了?’他回答说:‘杀他?那边排的队比这儿还长!”安斯里又对我们说,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打响后,苏联国防部规定,前线士兵每天每人能获得100毫升伏特加的配给。所以苏联人一致认为,苏联之所以能打败纳粹,靠的就是两样:伏特加以及喀秋莎火箭炮。
  在正式场合,俄罗斯人喝酒对酒杯倒是颇有一番讲究。普通人家都备有伏特加酒等专用酒杯。一般情况下,酒也只倒酒杯的2/3左右。第一杯通常是一起喝下,以后各人按自己的酒量随意酌饮。如果参加的是家庭宴会,最后一杯无论如何是要敬给主人的,以感谢他们的盛情款待。
  俄罗斯人喝酒从不耍滑头,他们从不劝酒,自己喝酒也不用劝,能喝多少喝多少,绝不藏量,一醉方休才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