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2期

冬季进补,也可采用食疗菜谱

作者:周志红




  祖国医学认为:冬季进补,一定要讲究原则,即以温补为主,重在养肾益肝。由于冬季“在天为寒,在人为”肾”,而肾在五行中又属水,故肾气最旺,一旦寒邪入肾,便会引起诸多疾病。再由于肾阳有促进机体温煦、运动、兴奋、化气的功能,肾阴则对人体起着滋润和濡养的作用,而两者之功效,既是相反,又是相互制约。所以,阴阳失衡,开合失调,则排尿失常,故而必须重视补养肾脏。又因肾属水,水生木,肝属木,故而肝气相对较旺,因此也得重视滋益肝脏。当然,还得兼顾调理心、肺两脏(因为这两脏在冬季都处于弱势)。正常情况下,居上位的心火下降于肾,居下位的肾水上济于心,以维持人体生理功能,即所谓“心肾相交”,如果这种关系被破坏,则导致肾水凝聚或其它病症。所以,我们必须要协调心肾之间的关系,从而滋肾水、降心火。再因肺主呼吸为水之上源;肾主纳气统管水液代谢,这两者在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方面关系尤为密切,因此,时逢冬到之时,进补显然应该调养肺脏,补气滋阴,以免肺肾功能的失调,而导致哮喘、水肿之类的病症或其它炎症发生。
  为此,人们根据冬季气候的特点和人体适应的能力,自古以来,便把冬季作为进补的最好季节。所以,中国几千年来民间就有“冬令进补,春来打虎”的说法及传言。鉴于此情,笔者将所收集到的数款很适合冬季食用的食疗菜谱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当归炖羊肉:取羊肉250克,切块洗净;当归30克,生姜15克(装入纱布袋内),放锅内炖至肉熟。去药袋吃肉喝汤,温中补血。此菜适用于身体虚寒、血虚头晕、产后腹中冷痛、血枯经闭等。若是肾虚阳衰、腰膝酸软、阳瘘阴冷,可配伍人参、大枣、海参、栗子同用。
  土豆烧牛肉:牛肉300克,洗净切块,下热油锅稍煸,加黄酒、酱油、生姜,用文火炖至肉将熟时再投放切块土豆200克,加白糖适量。适用于老年冠心病、中风后偏瘫、神疲乏力,筋骨损伤、慢性肾炎、术后恢复期。若用于气血虚弱、虚损赢瘦可配伍人参、山药同用;若用于腰膝酸软可单用煮食或配伍枸杞子同用。
  茴香炖猪肾:猪肾2只,洗净后从凹处剖开,填入茴香15克,以线缝合后放入沙锅内加黄酒、生姜、盐,加水烧沸后改文火炖熟。该莱可温肾散寒、暖腰止痛,适用于肾虚腰痛,腰肌劳损、老人步履不坚。若因脾阳不振、肾阳衰微导致的水肿配伍杜仲、核桃肉同用。
  番薯炖狗肉:取狗肉500克,洗净切块,加黄酒、盐、姜,以水炖肉至半熟;将番薯500克,去皮切块,然后同狗肉一起炖熟。此菜能补中益气,温肾助阳、固精强腰,适用于脾肾虚弱、四肢浮肿。尤适宜于中老年人肾阳虚弱,腰酸足冷,夜尿频数。若是为了壮阳,还可配伍附片15克,菟丝子10克同用。
  海参烩鱼肚:水发海参100克,鱼肚(即鱼鳔)150克,水发猴头菇100克,韭黄50克。先将猴头菇、海参、鱼肚分别烫20分钟,捞起切粗丝;韭黄切段。热镬下上汤1500毫升煮沸放入海参、鱼肚、猴头菇煮至将熟,散入韭黄,调味后勾芡,搅匀成羹即食。食物功效:海参补肾壮阳;鱼肚含多种蛋白质、脂肪及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能补肾滋肝、止血抗痉;猴头菇含多种肽类、多糖类物质,助消化利五脏;韭黄壮肾补阳。此菜冬、春时节食用皆可。
  黄芪炖乌骨鸡:乌骨鸡一只,拔毛去内脏,将黄芪50克填入鸡腹,加姜、葱、盐及水适量,炖熟后吃鸡喝汤。黄芪益气固表,健脾利水;乌骨鸡养血益阴,尤其有补肾作用。此菜适用于病后体虚、血虚头晕、老人步行乏力,对于因中气下陷所致的内脏下垂,妇女月经不调、白带过多、痛经、子宫下垂有功效。
  虫草百合全鸭:绿头老雄鸭一只,冬虫夏草10克,百合30克,黄酒15克,生姜5克,葱白10克,胡椒粉3克,食盐3克。将鸭去毛剁爪,剖腹去脏,冲洗干净,用开水略焯片刻,将鸭头顺颈劈开,取10枚虫草纳入鸭头内,再用棉线缠紧,余下的虫草同姜、葱一起装入鸭腹内,放入容器中,再注入清汤,加食盐、胡椒粉、黄酒调好味,用湿棉纸封严容器口,上笼后蒸约1.5小时,鸭即熟,出笼揭去棉纸,加味精即可食用。该莱能补肺肾、益精髓。适用于病后亏损、虚劳咳嗽、阳痿遗精、腰膝软弱。
  补髓汤:甲鱼1只(约500克),剖洗干净后放锅内,加姜、葱、酒、胡椒粉,以文火煮至将熟;放入猪脊髓200克,煮熟后即食。此汤滋阴补肾,填精补髓。适用于中老年人肾阴虚、头昏目眩,腰膝疼痛,多梦遗精。亦可作为中风偏瘫、痴呆症及肿瘤病人的保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