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3期

牛奶宜忌

作者:孔佳麒

适合喝牛奶的人群饮酒者因为牛奶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个很厚的疏水层,用以抵抗酒精等各种外来因子对胃壁的侵蚀作用,同时牛奶中所含有的半胱氨酸、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及矿物质钙等都能使酒精中的醛类化合物分解并连同酒精一起迅速排出体外,从而减轻了心脏和肝脏等内脏器官的负担,起到预防酒精中毒的作用,所以人们在饮酒以前最好能够先喝杯牛奶。经常吸烟者专家们研究发现,由于强化牛奶中所含有的维生素A及其它一些生物活性成分具有保护人体气管壁,使之免于发炎的功能,故而对于那些经常吸烟的人来说,如果能够坚持每日喝牛奶的话,则可有效地预防由于经常吸烟所导致的支气管疾病的发生。化疗病人临床观察发现,当癌症病人在进行化学药物治疗的时候,由于体内的维生素A被大量消耗,往往会产生恶心、呕吐及白血球显著偏低等副作用,而牛奶中含维生素A等,饮用后可减少化疗时的副作用。另外,牛奶中还含有一种被称之为阿纳勃尔酶的生化物质,也能够有效地减轻癌症病人在进行化疗时所产生的副作用。牛奶中的维生素D、磷脂类物质及矿物质钙等还能够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的扩散。心血管疾病患者专家们通过临床观察研究发现,牛奶中的矿物质元素钾、钙及锌和蛋白质、蛋氨酸等具有稳定人体情绪和降低血压等作用,同时牛奶中所特有的乳清酸还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及通过提高蛋白质水平和降低心肌张力来保护心脏等功能。萎缩性胃炎患者牛奶中的蛋白质由于受到加热而发生变性,这些变性蛋白质及奶中的磷脂类物质会紧紧地吸附在胃壁上,对胃黏膜起保护作用并刺激胃黏膜下壁细胞分泌,使已受伤的胃黏膜得到修复,同时奶中有乳糖分解代谢所产生的乳酸及苟醛酸等还能增加胃功能所需酸度,抑制有害物质分解蛋白质产生毒素,从而使胃免遭毒素的侵蚀,利于胃炎的恢复和治疗。此外,龋齿患者、胆结石患者、骨质疏松患者、粉刺患者、失眠病人及近视症患者等也宜经常喝些牛奶,可对疾病起到辅助治疗作用;粉尘作业者和电脑工作者常喝牛奶,可预防职业病。不适宜喝牛奶的人群缺铁性贫血患者食物中的铁需在消化道中转化成亚铁才能被吸收利用,若喝牛奶,这一转化受其中高磷高钙的影响,体内的铁就能与其中的钙盐磷盐结合形成不溶性的含铁化合物,使体内的铁更为不足。腹部手术病人病人手术后,多有肠胀气发生,是由于手术中肠胃暴露和手术创伤所致。牛奶含有脂肪和酪蛋白,在胃肠内难以消化,并含有乳酸杆菌,发酵后可产生气体,使肠胀气加重,不利于胃肠蠕动恢复;溃疡病人忌喝牛奶。牛奶可刺激胃酸的大量分泌,刚进胃可缓和胃酸对溃疡的刺激,但过片刻,牛奶便成了胃黏膜的刺激因素,产生更多的胃酸,使病情进一步恶化。肾结石病人人在入睡之后,尿量减少,尿中各种有形的物质增加,可使尿液变浓。由于牛奶中含钙,肾结石中大部分都含有钙盐,结石形成的最危险因素便是钙在尿中浓度短时间突然增高。饮牛奶2~3小时,正是钙通过肾脏排除的高峰时期,而此时人正处于睡眠状态,尿液浓缩,钙通过肾较多,故易形成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者牛奶中的脂肪消化需要胆汁和胰脂酶,饮用牛奶将加重胆囊和胰腺的负担,进而加重病情。返流性食管炎患者返流性食管炎是由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胃和十二指肠液流入食道所引起的炎症。含有脂肪的牛奶有降低下食管括约肌的作用,会增加胃液或肠液的返流,加重食管炎。经常接触铅的人牛奶中的乳糖可促使铅在人体内吸收积蓄,容易引起铅中毒,因此经常接触铅的人不宜饮用牛奶,可以改饮酸牛奶,因为酸牛奶中乳糖极少,多已变成了乳酸。乳糖不耐者有些人的体内严重缺乏乳糖酶,因而使摄入人体内的牛奶中的乳糖无法转化为半乳糖和葡萄糖供小肠吸收利用,而是直接进入大肠,使肠腔渗透压升高,大肠黏膜吸入大量水分。此外,乳糖在肠内经细菌发酵可产生乳酸,使肠道PH值下降到6以下,从而刺激大肠,造成腹胀、腹痛、排气和腹泻等症状。牛奶过敏者牛奶过敏是婴幼儿及某些人对牛奶中的蛋白质产生的过敏反应,表现症状为腹痛、腹胀、呕吐、湿疹等,严重时会出现白内障、腹水、抽搐、全身水肿等症状。科学饮用牛奶的方法是:少量、多次、慢用,每次不超过250毫升;最好食用酸奶和奶酪,因为它们当中的乳糖含量比普通牛奶少20%;饮用的牛奶中不要加糖、果汁、巧克力,以防止形成凝胶物质、草酸钙等而影响牛奶的消化吸收;饮用牛奶的时间以晚上睡觉之前为最佳,早晨空腹不能喝牛奶:如在吃早饭时饮用牛奶,须先吃一些馒头、饼干之类的食品,以利牛奶功能的充分发挥。需要注意的是,中老年人体内乳糖酶缺乏,而且乳糖酶的活性也比较低下,所以不宜过量喝牛奶;鲜牛奶不可直接饮用,因为其中往往含有多种致病菌,如不加温就饮用,有可能染上疾病。但酸牛奶应当直接饮用,因为对后者进行加温可杀死其中的有益菌,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