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3期
坐在西餐厅里
作者:刘 巍
恐怕许多人都喜欢旅游,或者被单位派去出差,我也是这样,总期盼着一年中有几次能住上四星或者五星宾馆的美差。说老实话,我对住的条件没有过高要求,只要干净清爽就行。但是我喜欢出差开会时能住上宾馆的重要原因就是:第二天早晨能坐在西餐厅里悠闲地吃上一顿自助餐。我喜欢西餐的氛围和自助就餐的方式,这也是我生活中一件比较轻松开心的事。据我观察:在我们周围绝大多数人都喜欢中式合餐,这样热闹亲切,甚至带点粗犷都没有关系;经常在一片拼酒声中,大伙儿相互大声说话,一边吃一边笑,有时划拳的气势仿佛要把饭店的屋顶掀掉。也许是性格的缘故,也许是就餐的习惯,我恰恰偏爱西餐。在没有西餐厅的条件下,退一步叫我选择吃中餐时,我首选吃自助餐;如果连自助餐都没有的话,那我就选择吃盒饭,最后实在轮不到我选择,我只能跟着大伙儿去吃合餐。在我们单位旁边有一家五星级豪华宾馆,准确地讲,那宾馆里的西餐厅有一种自助餐应该是中餐加西餐自助的混合体,既有小笼汤包、玉米粥,又有奶油蛋糕和水果色拉。每位48块钱,不论大人小孩,一律同价。因为我经常加班,饿着肚子有时干到晚上8点多钟。于是我和同事们相邀一起去西餐厅吃自助餐。那里的音乐放得很轻,我们一边轻松地吃着,一边轻声而舒心地交谈。应该说许多白领都有“西餐情结”。不光是西餐厅干净、随意,另外方便快捷。我喜欢西餐厅应该说形式大于内容,在我们这种生活状态中已经饿不到谁了。唯独心中情绪的某些匮乏,需要西餐厅等一系列美好的情调来弥补。西餐厅里那清净典雅的台布,厚实松软的地毯,红酒和乳酪永远伴着温热适口的菜肴,还有那擦得没有半点指纹印的高脚玻璃杯。我一直承认西餐厅对于我来说,不光是吃饭的地方,它简直就是我心情的软体沙发。在西餐厅里,我有时会遇上一些熟人,我远远地微微笑一下,算是和他们打了个招呼。不像在中餐馆里遇到熟人,过一会儿,人家非要端着一大杯白酒来给你敬酒。有一次,我在西餐厅里碰见单位的一对男女小青年。他们依着一个临窗的桌子坐着,平时在单位里并没有看出他俩有恋爱的信号,在温情的西餐厅里遇到他们,应该说他俩在感情上有“戏”了。果然第二年他俩就结婚了。婚宴仍是在这一家宾馆的西餐厅举办的,他们没有办中餐喜酒宴,而是办了个新式的西式冷餐会。那天我也去了,在婚宴上大人感到有点稀奇,小孩子们却特别开心,因为他们随手能拿到许多好吃的西式点心。在西餐厅里,我最喜欢吃的是蔬菜色拉。几大碟子各种蔬菜,有黄瓜、生菜、希腊紫橄榄、荷兰豆和日本西红柿等等,有些蔬菜叫得上名字,有些国外蔬菜却叫不上名字,我把它们堆在一个大盘子里,然后胡乱地浇上色拉酱,坐下来就开始大吃了起来。同事们好奇地问:“你怎么喜欢吃这东西?”我心想:自己也不知道。但总觉得蔬菜色拉爽口,方便快捷。吃到肚子里有一种清爽的舒服感。太太有时开玩笑地对我说:“你是中餐的嘴巴,西餐的胃,联合国的肠子。”说到底,我有强烈的“西餐情结”。我曾经在广州白天鹅宾馆的西餐厅里吃过480块钱一份的豪华西餐,是有点奢侈了!但是它给我开了眼界,特别是给我上了一堂地道的西餐饮食文化课。那么多年过去,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牛排烤得如此之嫩,在嫩中透露出一股股润气,那块牛排居然没有吃坏我的肚子。另外那份烩大龙虾,虾肉烩得不仅有弹性,而且突出一种自然朴素的鲜味。最重要的是那西餐厅的风景,如果你临着大落地玻璃窗坐着,一边吃着美味的西餐,一边望着窗外的白云蓝天。这时你身边要是有个美丽的女郎,那就更好了。聊聊无关紧要的事情,伴着轻松的音乐,这真是人间一件美事。我并不是生在富裕的人家,也不是经常去吃豪华西餐。工作之余,西餐作为中餐的一种补位,一种润音,同时也是一种精神的栖息地。我从小在上海待了13年,在上海人的心目中,整个大上海,西餐厅最有名气的是“红房子西餐馆”。20多年前我坐公共汽车经常路过那里,在法国梧桐营造的深深林阴的马路旁,始终站着一幢红色的房子,它就像一位风情万种的女郎;在西餐馆的大门口,不论冬夏总是搭着一个彩色的凉篷,就是这个凉篷看上去很有法国味。我一直向往:哪天能到“红房子”吃一顿西餐,品尝那里的牛排、葡国鸡、培根、鹅肝酱,还有烙蜗牛,那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经历啊!但是这个经历一直没能实现。童年的梦一直在深深地诱引着我,如今我已经是一个40岁的中年男人了。今年春节我和妻子、女儿约好了,不管单位工作有多忙,不管我们花上多少钱,我都要带着全家去上海“红房子”吃上一顿精美的西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