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4期

中华名人饮食缘之二十八

作者:盛仰红




  708、沈从文80年代初访美,正是冬天,有次偶尔尝了冰淇淋,很过瘾,此后每餐后总想尝些。有次女主人忘了,他说:“饭吃完了,我走了。”主人未理会弦外之音,沈不甘心,又说:“我真上楼了。”女主人仍未理会。沈就装作要走,说:“我可真走了,那我就不吃冰淇淋了。”此时全座方才明白。
  709、毛泽东1950年2月在莫斯科设宴答谢斯大林,主菜是中国传统火锅。斯大林特将中国代表团赠的紫铜火锅带来用,但苏联怕铜有毒,还特地外涂一层锡。宴会上斯大林不懂吃火锅,把生冬笋片直接放进嘴里吃。还说好吃!好吃!毛泽东拣了一片笋在火锅里涮了涮,然后放进嘴里说:“这样吃,味道更好些。”斯大林照着做,说:“果然不错,中国菜真个名不虚传。”
  710、郭沫若1960年岁末访问古巴,归来经伯尔尼观看歌舞片《康康》,在餐桌菜单上用铅笔作诗一首:铁翼乘风逐太阳,一宵飞渡大西洋。换穿春夏秋冬服,遍历东西南北方。朝发古巴含可可,夕临瑞士看康康。前人幻拟游仙梦,今日游仙事等常。时赵将菜单珍藏,回国后郭将抄录横幅以赠之。
  711、蔡元培早年在绍兴中西学堂任监督,与杜亚泉同事。他规定早膳晚膳学生六人教职员一人为同一桌就餐,蔡和杜则集中坐于中间的一桌,以便寻讨哲理和社会诸问题。
  712、冯玉祥请吴组缃讲学,先摆好座位,恭恭敬敬捧上一杯新茶,然后坐于阶下听讲。一次吴正在讲课,正逢山东省长韩复榘上泰山为冯送来薪俸。冯接过后,命他拉过椅子同坐听讲,也不泡茶,韩不敢有违,只好规规矩矩坐了一个小时。
  713、徐朔方十岁读《薛仁贵征东》,至70岁仍记得书中薛仁贵衣锦还乡,穷朋友王茂生无钱只能以水代酒祝贺。薛知道后说,哪怕是水也是最好的礼物。他说:这段确实是连大文豪也不一定能写得出来的。
  714、王任之为曾希圣(山东省委第一书记)母亲开了几包中药,每包仅9角,比原来的济南名医二三十元一包(相当于青工一个月工资)要便宜得多,且没有治愈;而吃了他的药却手到病除。那名医感到惊讶。王说:你是看人不看病,我是看病不看人,所以9角钱的药就能胜过你二三十元一包的药。
  715、姜桂题不识字,任热河都统时进承德城,所见沿途街巷,大为兴奋。随员不知所云。他说:“你不见沿途店铺,多悬挂‘桂题’两字,以表示欢迎吗!”经人察访,盖承德多面食店,所悬市招为“挂(面)”也。
  716、冯玉祥任总司令时,有次便服参加便宴,同桌一个青年人吃馒头剥皮,他没有作响,只是用筷子把丢在桌面上的馒头皮,夹起来自己吃了。
  717、毛泽东访苏归国路经哈尔滨,叶子龙下车买了些当地的熏肉大饼。毛连声说:“好吃!好吃!这才是正宗的中国菜。”
  718、郭沫若流亡日本时颇爱尝荞麦面。1955年郭访日本,茅诚司款待以荞麦面,郭大喜,餐毕应酒馆请,书写两斗方:一为“红叶经霜久,依然恋故枝”;一为:“荞麦五枚,清酒二十杯,满足了十八年之愿望,”五枚即五屉,茅见其胃口大好,颇惊异。郭却说:“我很久未吃荞麦面,吃五屉算什么呢?”为之,茅1977年访华,特携送以荞麦面。
  719、邓初民抗战时于车耀先开办的“努力餐馆”墙上题写“努力加餐”四个大字。
  720、梅兰芳1947年来上海天蟾舞台演出,邀萧长华同台,不料正续演时,萧不慎跌伤不起。梅每日问候并将续演期萧应得的一月包银送上,萧执意不受,但因梅盛意只得勉强受之。年冬萧返北平,便将此包银全买了面粉,于腊尾时发放给贫苦同行,以度春节,并声明:这是梅先生送与同行的,我只是受托代办。此事几十年无人知,后萧死后在他所记梅兰芳送包银这天日记中有“愧受包银,国士报之”八字。
  721、张恨水在北平出席王克敏宴会,酒过三巡,王得意地出示他与曹锟男宠李彦青合照,座上有南方狂士胡八见之,仰天高声:“此真龟兔同笼也。”王大恚,但张恨水却举杯为胡八贺:“胡八爷此话,当浮一大白。”
  722、施今墨在重庆乘滑竿出诊,见轿夫口含蛤蚧尾,爬山越岭并不气促,遂移植于治肾虚喘,颇得奇效。
  723、舒婷“文革”期间有天上市场,在一处菜摊见到几本旧书垫菜蓬,捡来一看是冯至《十四行集》,大为欢喜。后来她向冯至提及这次收获,影响了一生写诗。
  724、老舍、老向和老谈(何容)在武汉常合作编写抗战大鼓词、相声和评书等通俗文学,人称“三老”,因挖空心思创作,三人常喝酒解愁;酒后,老舍哭,老向笑,老谈骂人。
  725、毛泽东1949年收到山东农民送来四棵大白菜。他将其中一棵重达28斤送与张治中,张舍不得吃掉,就栽在大花盆里,陈列在客厅,蔚为罕有一景。
  726、50年代浙江省昆苏剧团于贵阳演出《十五贯》,扮演尤葫芦演员周传铮因昨夜兴奋多喝了两杯茅台酒,居然在台上真睡着了,遭窃没有反应,扮演娄阿鼠演员王传淞急中生智,装作外出遇人,退回时正好一屁股坐在尤葫芦肚子上,使他惊醒,然后为娄杀死,这样才使下面的戏回到原定的情节,可以继续演下去。
  727、邓小平1989年退休后,医生建议戒烟,为了不使戒烟半途而废,就吃鱼皮花生,终于戒掉了几十年的烟。
  728、歌舞剧《白毛女》1945年在延安演出走红,但那时因供应紧张,整个剧组,只有出演白毛女的王昆为保护久唱的嗓子,才能享受演出前吃两只生鸡蛋的特殊待遇。
  729、曾希圣1960年时因邓小平、彭真、刘澜涛和杨尚昆来合肥需招待,为不用公款,经他和其他省委书记商定,每人拿出5元,凑足35元,请机关食堂做一顿饭菜。他对邓等人说:“这顿饭钱是我们7个人凑份数的,你们4位放心地吃好了。”
  730、许世友喝酒只喝茅台,每月少则也要50瓶。他自称在长征路上,有次喝过一脸盆茅台;某日在京西宾馆因放茅台的柜子锁了,一时拿不到钥匙,服务员只得在茅台瓶里灌上五粮液,许一喝就火了,说:“这是什么茅台?糊弄人。”直至1986年逝世时所住房里还有18瓶未启封的茅台酒。
  731、周恩来1957年在杭州饭店招待苏联伏罗希洛夫主席一行,宴会正欢,上来一个精致的菜肴,正中有佛教标记“”(读“万”)表示祝福之意。伏罗希洛夫等很尴尬,面露难色,周恩来很快就反应过来,用餐具去夹它,一边吃一边说:“我先把‘希特勒’吃掉吧。”事后,他对饭店工作人员说,这个符号,苏联人不懂,很容易误解为纳粹标志;另外你们在我的酒杯里倒白开水更不好了,如果别人知道,称总理骗人会怎样想?(纳粹盗用“”,其实此亦是佛教标记。)
  732、费孝通抗战时期因物价飞涨,在所教云南大学门口摆摊卖大碗茶。
  733、周恩来、邓小平在留法勤工俭学期间,常赴住舍附近的小咖啡馆喝咖啡,顺便吃点法国羊角奶酪。1974年,邓途经法国归来,中途停巴黎时,特地叫上中国驻法大使一起到那家小咖啡馆喝咖啡,回国时还带了一箱羊角奶酪分送周恩来、蔡畅等人共尝。
  734、抗战时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夫人韩咏华和潘光旦教授夫人、袁复礼教授夫人因物价高涨难以维持,于是买来廉价碎米磨成米粉,将豆子制成豆沙为馅,放进木制锭式模子,并在米粉上用红糖浆印上“一定胜利”字样,然后蒸为米糕。韩且为不让人认,摘了眼镜,提着篮子以“定胜糕”沿街叫卖。
  735、刘大白原名金庆,祖上因避钱音讳改姓。1912年任浙江《绍兴公报》主笔时,恢复本姓,改称刘清裔。后写社论中有“可浮一大白”句,为酒乡绍兴人士传诵为佳句,由是乃以“大白”为号,久之即为名了。
  736、陈从周不善于喝酒,学生路秉杰说:“绍兴产酒你绍兴人怎么不会喝酒?”陈言:“绍兴酒是卖给你们外乡人喝的,自己喝掉了拿什么换钱?”
  737、吴宓抗战后期在昆明,几乎天天往文林街的小牛肉面馆吃面,与老板至交。时物价飞涨,每次涨价,老板就征求吴,吴认为有理,就用红纸以正楷书写新订价目表,贴在墙上。时贴时换,没有多少时间,就是一大迭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