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6期
抄手而食
作者:周华诚
作为一名忠实的肉食者,鄙人看见“手”字便立即以为是一道荤菜——莫非一根草一棵树有“手”的吗?而作为猪蹄的尊称,“猪手”给我们留下了多少美好的回忆,那胶质丰富脂肪不多的珍物,红烧也好,椒盐也罢,喷香诱人,一口下去,丰腴的肉感和如胶似漆的触感,令唇齿意深而味长。
窃以为在仕女图中,除了美人脸和身段之外,最耐读的是手了。那手粉嫩嫩肉嘟嘟,如玉似藕,柔若无骨,或拈针锈鸳,或执扇摇风,都惹人怜惜。红酥手,黄滕酒,人生快意复何如。在国外的电影中,男人们初次见到女人,都会果断地抄(操)起后者之手,急送嘴边——这心思恰如婴儿,碰见什么好东西,都想放进嘴巴去感受,但又不能真的嚼而食之,只能象征性地吃一吃,逐渐演变为“手吻”之礼了。
抄手这个动作,便一针见血地暴露了男人们吃热豆腐的急躁心理,抄起心仪之手(当然是别人的),如同抄(操)起一件家伙欲去打架一般,仿佛抄慢了一秒就会被别人抄走了。我又查了1983年的现代汉语词典,发现私人化的抄手,指的是“两手在胸前相互地插在袖筒里”——从前在武侠小说里看到,“但见树下各有一人,俱是浓眉大眼,阔腰厚背……赤着双膊,青筋暴露,抄手而立……”这样看来,不一定是非要有袖筒才能“抄”的,穿一件无袖裳或吊带裙,难道就不能抄手了么。
知道抄手是一道美食,不知道抄手到底是一道什么美食。有了以上关于手之若干心路历程,那次在四川成都听说“抄手”一词便心生向往之意,往小吃最集中的繁华地段去,闷头闯进一家店去,抄手而立,豪情顿生喝道,“来两碗抄手,要大碗的!”少顷,店小二端上两大碗,我定睛细瞧:呔,这不是馄饨么!
馄饨是北方人的叫法,广东人叫云吞,在我家乡,人们把它叫做扁食。成都人为何把它叫做抄手?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听说馄饨制作时,馅入皮中,两边一合,似同“抄手”而得名,真是令人大跌眼镜。成都最有名的“龙抄手”,起源于上世纪40年代,几个合伙人开办于“浓花茶园’,取其谐音为“龙”,遂有此名——若是单从字面上来说,龙也抄手,岂不叫人浮想联翩!
菜名与菜的落差,就是梦想与生活的落差……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