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6期

盛夏粥品正当令

作者:严占春




  夏天,气候炎热,人们出汗较多,会损耗大量体液和多种营养物质,所以,易出现乏力,口干现象。天热还会影响脾胃功能,使食欲减退,消化力下降,容易引起气血不足。中医认为这是气虚和阴虚,根据“虚则补之”的原则,夏天食粥则是进补的最佳选择。
  粥,又称稀饭,曾是中华民族的主食。据《周书》称:“皇帝使烹谷为粥”,这大约是关于粥的最早记载,距今已有四千年的历史。自古以来,民间食粥盛行,粥品也特别多。据《武林旧事》记载,南宋临安市上就有“七宝素粥”、“绿豆粥”,“五味粥”、“糖粥”、“糕粥”等。到明清时代,粥的花样更多了,明高濂的《饮馔纲目》共收粥38种,清代养生学家黄云鹄的《粥谱》收粥达300多种,而且冬夏不同,春秋有别。粥是我国人民的传统饮食,如果加入一些别的配料,就能做出各种风味不同的粥。如红豆粥、枸杞粥、绿豆粥、红枣粥、核桃粥、桂圆粥、山药粥、萝卜粥、菊花粥、八宝粥等。由于粥富有营养,容易消化吸收,最适宜儿童和年老体弱者食用。
  粥不但是人们常用的食物,还是防病治病的食疗佳品。在甘肃敦煌藏经洞发现的“神仙粥”是我国最早的山药粥方,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它以山药、芡实为原料,加入粳米煮成粥,空腹食之,能补虚劳、益气强志、壮元阳,止泄精,被历代医学家列为补虚益气的佳品。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粥“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医药六书药胜总义》也曰:“粳米粥为资生化育神丹,糯米粥为滋养谷气妙晶。”清代大医学家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粥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至病人,产妇粥养最宜。”我国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有关粥疗养生的谚语。如“若要不失眠,煮粥添白莲”、“心虚气不足,粥内加桂圆”、“要使肝脏好,枸杞煮粥妙”,“若要双目明,粥中加旱芹”等。实践证明,以不同配料做成的粥,不但营养丰富,而且药用功能十分广泛。如绿豆粥消暑解毒;胡萝卜粥可以预防高血压;茯苓粥健脾渗湿;玉米粥驱湿利水;薏米粥可以预防癌症;菊花粥养肝明目;百合粥益肝补肾;党参粥大补元气等。对防病治病确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粥对年老体弱者还能起到养生延年的作用。清代的黄云鹄在《粥谱》中说:“一省弗、二津润、三味全、四利膈、五易消化。”好处甚多。更值得一提的是清代养生学家曹庭栋,他对粥的研究颇有独到之处。认为“粥能益人,老年尤宜。”“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计顿、饥即食,亦能强健享大寿。”因此,粥对年老体弱者尤为适宜。如芝麻粥能补益肝肾,养血和血,润肠通便;红枣粥能健脾和胃;莲子粥能厚肠胃,固精气;黑木耳粥能凉血止血;山楂粥能治高血压。由于食粥有益于人体健康和延年益寿,所以历代文人墨客喜爱食粥者不计其数。宋代大诗人陆游在一首《食粥》诗中云:“世间个个学长年,不吾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可见食粥益寿,在古代就是一种养生之道,且延续至今仍盛而不衰。浙江有位百岁作家章克标,虽年已百岁,但仍红光满面,耳聪目明,当人们问起他的长寿之道时,他总是对人笑着说:“我一日三顿粥,安枕就是福。”还讲了粥三大好处:一是便于消化;二是省时便当,下粥的小菜用盐、用糖、用菜都行;三是心平气和,吃粥和钓鱼一样,要有耐心,甘愿淡泊和寂寞,世上无论什么凶险繁杂,你都能心平气和待之,无心无思,吃得下,睡得着,还能不益寿!可见,粥确实是延年益寿的佳品。
  粥还能应时宜人,一年四季都可食,而且吃的方法也很多。炎热夏天你可吃绿豆粥、赤豆粥、荷叶粥、百合粥、芦根粥、竹叶粥、玉米粥,使你清热消暑、生津止渴,补中益气。冬天可食狗肉粥、羊肉粥、牛肉粥,红枣粥,桂圆粥、腊八粥,达到温补元阳,安神养心,暖中御寒之功效。
  粥既方便又省事;既滋润又爽口;既防病又益寿,它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和健康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