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6期
读书人的心境
作者:杨树培
对于读书人来说,红袖之所以极具诱惑力,除了找到一个陪读的伴儿——而且这个伴儿是很可人的——可以消除漫长读书生涯的寂寞与疲劳之外,更重要的还是红袖所营造的那种温馨的情调和令人心醉的氛围。
红袖除了有较好的形象外,还必须有高雅的气质。她既要秀外,也要慧中:她是立体的,又是动感的;她能知热知冷,知心知肺,甘苦以沫;她能共和诗画,共弹琴瑟,共剪西窗。总之,她不是单纯的一幅画,她是有血有肉,有内涵有思想有灵性的一位红颇知己。
我们可以设想出这样一种情景:一桌,一椅,一盏青灯,满屋厚重的古卷,映衬着一个读书人那单薄而孤寂的身影。窗外,月光如水或是雨雪霏霏,偶尔有一两声遥远的犬吠,给那夜增添了几许神秘的色彩。此时,门轴“吱呀”一声,先是闪进来一只红灯笼,亮着迷蒙的光,接着便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轻盈的身影翩然而至。于是,小屋里便有了温暖,有了生气,有了活力,有了诗情画意,有了温馨的情调。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局限性和残酷性,红袖对于许多读书人来说都不能美梦成真。于是人们便编织了一些才子佳人的故事、小说、戏曲和诗文来安慰读书人。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西厢记》,张生与崔莺莺一见钟情,崔莺莺待月西厢,张生跳墙赴约;张生夜读,崔莺莺前来相随,虽几经波折但最终花好月圆。这故事使许多的读书人为之沉醉,为之癫狂,为之跃跃欲试。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虽然有些离奇怪异,但仍然吸引了不少读书人心向往之。而《聊斋》里那些“夜半来,天明去”的花妖狐仙,也为许多的读书人平添了不少的希冀和慰藉。回望历史,红袖无论是作为一种真实的存在也好,还是作为一种镜花水月中的幻影也好,它确实给历代的读书人带来了一些浪漫主义的情调,给读书人枯燥的苦读生涯增添了几许亮丽的色彩。
叹的是,书生美梦好做,而红袖难得。古代女子“无才使是德”,有书读的女子太少,能把书读好的女子更是不多,红袖难得自是可以理解;现代社会读书的女子虽不少,但风化既开,男女平等,在现今一般情况下,书生们的功利心比苦读心要强上十倍甚至百倍,都巴望着度过十年寒窗一朝成名后去赚大钱当大官,哪有时间静心夜读?纵使有那么几个真心读书的,也是虽有情趣,无奈两袖清风,又有哪一个女子愿意守着一个捧着书本死啃的老夫子清贫度日?
现实生活中,“红袖添香夜读书”就如那画中人、水中月,只好远观了。其实,红袖相伴所要的只是那一种读书的情调、读书的氛围、读书的心境,也是网络写手和小小文虫们通向圣洁文学殿堂长路上的梦幻家园和心灵驿站。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