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7期

醉人之处兰桂坊

作者:严 言




  香港有的是酒吧,为什么兰桂坊的酒吧特别旺?或许与这里浓厚的欧陆文化有关,但我想更主要的原因,是这里积淀的浓厚的另类气氛。而兰桂坊的消费,也不是很贵,一般百来元就可以了。
  Jazz Club是兰桂坊内一间我常去的酒吧。在上海从来没有泡吧的习惯。去到香港,因香港一般没有邀人入家门的习惯,朋友约会相聚,都在酒吧咖啡室,便也有了泡酒吧的爱好。去多了总会有个选择。我之所以爱好Jazz Club,是因为它在喧闹嘈杂的兰桂坊众酒吧中,显得分外清静。它具备爵士酒吧一贯的沉实成熟的格调。长形的吧台,配着清一色的棕色的台凳,灯光处理是暖色和温馨的。它的音乐虽然是来自唱片而非乐队现场演奏,但音响效果极好,兴之所至,还可以即兴起舞。
  在这里常会遇到出版界、广告界和写作界的熟人。
  据说年轻人喜欢泡兰桂坊,也因为这里是专业人士习惯聚集之处,富有艺术味道。因与FCC(外国记者俱乐部)相邻,不少外国驻港记者也常会在这里消遣。或许,这正是兰桂坊的醉人之处。
  兰桂坊的形成与历史,笔者尚未找到有关资料,似历史上它并不出名,香港史书中没有提到过它。只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空袭香港之时,兰桂坊已经存在。
  战后兰桂坊经重建。或许因中环洋行林立、外国人工余多喜泡酒吧,兰桂坊的酒吧业也就应运而生。这可能是兰桂坊的雏形。不似湾仔因近海军码头,一早已形成酒吧林立的气势。
  兰桂坊又名烂鬼坊。据说因常有醉酒洋人滋事,港人便给它起了这么个“雅号”。
  兰桂坊之所以成为今日公认的优皮一族相聚之地,源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不少留洋回来的专业人士,对坊内浓烈的欧陆情怀很有归属感,他们又已习惯操英语,故觉得洋里洋气的兰桂坊很适合他们的口味。
  近年来,兰桂坊的客源也已呈多元化。不少城市另类青年、发型师甚至大中学生,都喜欢去泡兰桂坊。
  因为这里颇具推崇个人的西方文化。任何出位的行为和穿扮,在这里都不会引人侧目。这也是兰桂坊成为民间最欢迎的消费场所的原因之一。同样的原因,坊内同性恋和大麻吸食者较多见。
  从某一角度讲,兰桂坊是外国人在华人集居的香港的一条“唐人街”。令这个区域充塞着形形色色的异国情怀。
  兰桂坊逢平安夜、大除夕和万圣节等西方节日时,因为外国人聚集,因此很易搞气氛。虽然空间挤迫,但年轻人仍会络绎不绝涌向那里,群情高涨,放浪形骸,十分过瘾。
  去兰桂坊饮酒,可以拿着酒瓶当街坐,很有法国的马路咖啡座情怀。兰桂坊的魅力,在于它散弥着一股独特的街头文化。
  一条牛仔裤一件T恤,是兰桂坊的最佳衣着。
  兰桂坊的酒吧起名,十分特别。不少都用年代、事件命名,如50年代、1997……看似来头不小,其实只是招徕客人的生意经。
  去年兰桂坊新开了一家“酒吧大排档”。就开在兰桂坊一号,广告上大肆渲染其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风情设计。我和友人给宣传引得沉不住气——广告作用真的不得了——喜滋滋地赶去见识一下。但见门面小小的,一入门,走过一条长长窄窄的走廊,然后是陡陡的铺着绿瓷砖的扶梯,倒挺有上海旧时如“老正兴”、“老饭店”等本帮餐馆的特色,周璇、白光的绮丽缠绵歌声阵阵传来,时隐时现。沿墙挂满各种黑白旧照片。上完楼梯,才进入吧内。吧内果然清一色的20年代上海装饰,以我这个上海人看,是十分过关的上海二三十年代风貌。真有点张爱玲笔下的情调。
  大煞风景的是,这里的菜全是日式、韩式、泰式等,根本尝不到正宗的上海式大馄饨、蟹壳黄或咸菜汤黄鱼……我怀疑这里的厨师根本就是个菲律宾人或韩国人。什么大上海风貌,挂挂羊头的!对外国人,或许上海、日本和菲律宾,都属亚洲风味。但对上海人来讲,上海和泰国,差十万八千里!
  不过话说回来,去领略一下那儿的怀旧风味,也挺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