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7期

松露

作者:王祥初




  松露,学名“黑孢块菌”(Tuber melanosporum),因其栉松风、沐晨露而长,故日语名曰“はラろ”(松露);又称“地菌”、“块菰”、“块菌”;因其是被猪从地下拱出,国人称“猪拱菌”、“拱菌”,亦称“无根藤果”、“隔山撬”;法国名“perigord truffle”,英国名“truffle”。属真菌门、子囊菌纲、块菌目、块菌属食用真菌。它与肥鹅肝、鱼子酱合称为“法国三大美食珍品”,年消费量为草菰的两倍。
  松露子实体块状,小者如核桃,大者如拳头。幼时内部白色,质地均匀,成熟后变成深黑色,具有色泽较浅的大理石状纹理。多生长在栎树下深达30厘米的钙质土壤中,腐生性。常共生在树根上形成菌根(mycorrhiza)。子囊具1~4枚孢子,形大。法国植物学家图尔纳福尔于1701年首次观察到松露的子囊孢子。子囊果球形、椭圆形,棕色或褐色,表面具有多角形疣状物,反射出红色的光泽,顶端有凹陷;其肉(产孢子组织)初为白色,后呈棕色或灰色,成熟时变黑色;切面呈褐色,具有大理石样纹,散发出森林般潮湿气味,并带有干果香气,借以引诱小动物前来觅物,将孢子带到他处进行繁殖。法国松露生长在北纬40?7〉厍簧な饰挛滋?0~14℃,夜晚-4℃,冬季采收。法国的佩里戈尔德和沃克吕兹所产的松露质量最佳,产量最高。
  历史上,松露产业的兴衰,是与菌农生产的积极性、社会的安定性,特别是统治者的好恶有关。古代狩猎者偶然发现猪在橡树下拱出松露,只是将它作为意外收获,并未刻意去追求,因为松露生长在地下,只有长得很大时,地表裂开,才能采得,此时已经很老了,质量大大地降低。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松露受到统治者和上层社会的青睐,上了宴席,被认为是一种荣耀的象征,需求量大增,这就刺激了菌农寻找松露的积极性。但随着古罗马文明的衰落,松露几乎被人们遗忘了。后来,罗马天主教皇移居法国阿维尼翁,松露又重新风行起来了,它成为一种奢侈品和财富的象征。当时著名的烹饪专家布里顿·萨伐林,烹制出具有松露自身特色的美味肴馔,从而使松露的烹饪方法成为历史的转捩点。
  松露是目前法国一项重要产业,产品除满足国内需要外,1/3供出口。19世纪中叶,政府为了扶持这一产业,实行了伐后林区重新造林政策。新植的栎树(Oaks)和山毛榉非常适合松露生长。岂料当时突然爆发了根瘤蚜虫病,没想到这反倒促使松露生长空间繁茂,可谓是松露的黄金时代。当时人们食用松露就像吃普通蔬菜那样,炖一只鸡竟用一磅松露作配料。不幸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法国农村人口死亡率增加,战乱使人们无心从事松露生产,致使产量急剧下降。战后大量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从事松露生产的不多,至1960年,松露产量跌到最低点。由于战后经济复苏,人们又想起了这一美味,松露价格一路飙升,菌农觉得有利可图,于是又重操旧业;同时,法意两国合作,对松露的宿主植物和繁殖方式进行研究,并筛选出橡树、圣栎、鹅耳栎、榛等优良宿主植物,从而使松露生产一直保持着高效、稳产状态。
  目前,世界上已知块菌约有30种,除黑孢块菌外,尚有白块菌、大块菌、夏块菌;分布在北非的地菰属,体积很大,可作为重要的食品来源。我国有块菌四种:(一)中国块菌:子实体近球形或不规则块状,褐色至深褐色,表面有由角锥组成的小疣。夏秋季生于云南松或华山松的石灰质土壤中,为松类外生菌根菌,分布在四川及云南东部。(二)印度块菌:子实体不规则球形或椭圆形,粉褐色、棕褐色,表面有桑椹状疣突。生于栎林、松林根际土内,分布在四川。(三)巨孢子块菌:子实体半球形,褐色或黑色,有绒毛。分布在四川、云南东部。(四)太原块菌:子实体近球形至块状,褐色。生长在松林下10厘米深处。分布在太原。
  2003年11月,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拍卖一块松露,重410克,价值为3.5万美元,超过黄金价格。被洛杉矶数家餐馆组成的集团购得,善款捐给意、美两国的三家儿童罕见疾病医院。
  有一种有趣的现象,几乎所有菌农,家家都养着成群的狗和猪。请别误会,养狗养猪并非作为宠物供玩赏或宰杀食用,而是经专门训练用作寻找块菌的工具。须知块菌是一种菌根,共生在松科植物的根上,随着松树根系的发展,块菌的位置也随之延伸,因此块菌生长的位置很不确定。若漫无目的乱挖一气,不但挖不到块菌,而且还会损伤宿主植物根系。块菌散发出的特殊香气,只有极少数嗅觉灵敏的人才能闻得到,而狗和猪却很敏感,每到采收季节,菌农牵着狗和猪去寻找块菌,这就是生产块菌奇特的方法。另外,每日晨昏,如发现成群的黄蝇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盘旋,此处地下即有块菌生长。在云南产菌区,寒冬清晨,在长过山藤对面的华山松下,如地面不结霜,地下就有块菌,因块菌产生的呼吸热,使地面无霜。这些都是发现块菌的经验之谈。
  品质优良的块菌,质地坚实,具有浓郁的香味和良好的口感。法国人用它与冬葱或西芹相配;亦常为甜洋葱、朝鲜蓟、油梨解腻味;大师们常用黄油、鲜奶油来吸附块菌的香味成分,以减少在烹调时块菌固有香气的散失。还可与沙司共同磨制成糊,如皮埃蒙特沙司,用于佐食鸡肉菜肴;拜伦沙司,是以红葡萄酒和块菌调拌而成;外交官沙司,用以佐食鱼类菜肴。也可作糕点或面包的馅料,也可切成薄片,夹在肉禽或海鲜中制成各种美味佳肴;或剁碎、刨丝,用于点缀菜肴;可用橄榄油浸渍成油渍品;还可制作罐头。至于食用块菌后的体味,著名作家彼得·梅尔在《普罗旺斯的一年》中,描述食用“黑松露蚕豆烤扇贝”的情景时写道,“松露的颜色是灰的,并不诱人,而且不过指甲盖那么大的一片,被小心翼翼地罩在扇贝上。轻轻地啜一口,有一种来自黑森林的气息,在鼻腔部位弥漫,再细细地咀嚼,一种异样的鲜味,从舌头一直扩散到整个口腔,真是惬意极了。”
  大连人能品尝到松露肴馔,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目前各大宾馆的原料主要是由法国空运来的,菜式也是法国式的,如“薯丝松露球配马德拉汁”、“蒸扇贝松露球”、“蟹肉钱袋配松露黄油汁”、“蒸扇贝松露糊”等。大连盛产扇贝,与松露搭配,海鲜配地鲜,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在我国,目前食用的块菌都是进口的,仅限于一些大城市五星级宾馆,它被称为“黑钻石”,价格昂贵,一般人吃不起。我国有4种块菌,如若加以开发利用,则商机无限。它不但可解决块菌菜肴原料供应问题,还可使菌农的钱袋鼓起来,普通百姓也能吃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