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7期
多伦路的文化生态
作者:赵长天
多伦路的形状很特别,呈L字型,像一个人叉开的两条腿,两条腿分别伸向热闹的四川北路。我现在正坐在分岔的路的中段。这里已经被辟为步行街,人不太多,但也不冷清;青石铺就的路面和两边修旧如旧的居民商铺,平和质朴,与沿街鳞次栉比的书店、画廊、古董店十分协调;新栽种的樟树和正开着花的夹竹桃又给古朴的房舍染上了新鲜活泼的颜色。这是一条似曾相识、又很陌生的街道。
我从小生活在虹口,老家离多伦路不远。在我的记忆里,多伦路是条不起眼的马路。我印象中这儿有个马路菜场,搭建着简陋的棚子,拥挤着凌乱的小店铺。我从没想过,鲁迅、瞿秋白、郭沫若、茅盾、叶圣陶、冯雪峰、柔石、沙汀、艾芜、施蛰存这些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作家,居然都曾经在这里居住过。同一时期的著名作家如此密集地居住在同一地区,这样的现象,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并不多见。所以,虹口区政府决定把这里命名为文化名人街,精心进行修缮整治,让这个特殊的文化现象凸出历史的表层,这是很有意义的。
我曾和一些朋友探讨过这个独特现象出现的原因。大概首先是因为鲁迅曾经在多伦路居住过,以后两次搬家也一直没有离开这个区域;他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他的同志们和追随者。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商务印书馆的宿舍曾经在多伦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镇《小说月报》的主编叶圣陶就住在这里。重要的出版社和文学刊物对于文学的发展,常常是决定性的。
但上述原因,对于作家选择居住地,或许不一定是决定性的。那么多文人聚集这里,还应该有更多生态优势上的动因。据现今依然健在的文坛宿将施蛰存先生回忆,当时在虹口的北四川路附近,有很多的书店、电影院、剧场、学校,是文化气息非常浓厚的区域。而那时候,虹口还处于城乡结合部,房价相对便宜,能租到廉价屋,又能享用到完备的文化设施,对于清贫的作家,简直犹如天堂了。
现在,要寻找这样的居住区,就有点困难了。文化设施集中的区域,都是高档住宅区,文化人中,大概没有几个敢于问津。文人并不追求顶尖的设备和豪华的排场,他们需要实用的、真正有文化内容的、能够经常消费的文化设施,比如旧书店、小型专业书店、票价低廉的剧场影院等等。如果有这样的文化生态环境,它必然会吸引众多气味相投的无名小卒。100年以后,后人回瞻21世纪的文化风景时,或许会惊喜地发问:这里何以出现那么多的大师?
太阳渐渐西斜,我结束胡思乱想,站起来,经过已经化作铜像的先贤身边,离开这条已经成为旅游胜地的马路。我真希望,这里不仅仅是个适于旅游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