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7期
凤凰城里的姜糖
作者:阡 陌
跟着众人前行,脚下是湿漉漉的,青石板路正残缺而坚硬地向前方延伸着,仿佛正牵引着众人波动的思绪静静前行。
凤凰城,因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而闻名。人们称之为边城是有充分理由的,因为,感受凤凰城应从沈从文先生的故居开始。
沈从文先生故居坐落在凤凰城内一个叫中营的小街内。院落不大,为典型的清代建筑,站在光线昏暗的院落里,我的思绪与其他沉默着的人们一样,开始遥想当年,先生是怎样从这间普通的院落里走出湘西,而最终成为中国当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
站在这个历经百年沧桑的院落,我惭愧地想说,我仅读过先生的著名的中篇《边城》,而对先生其它作品却知之甚少。站在细雨中,我听到了许多幼时的沈从文曾是全校有名的“逃学大王”等许多童年轶事;14岁因家境败落开始投笔从戎,在旧军队里担任文书官,身背一支笔,随军转战湘西的热血岁月;阅览了社会这部丰富的百科全书,25岁便蜚声中国文坛。
面对先生当年曾使用过的书桌和旧藤椅,我似乎触摸到这位中国乡土文学之父那刚毅而执着的筋骨。究竟是什么滋养并赋予了他神奇而驰骋的想象?
终于,我从先生的《湘行书简——河街印象》中找出了一些印证:
“我大部分的文章,是从河街认识人物的。我爱这种地方,这些人物,他们生活的单纯,使我永远有点忧郁。”
于是,我固执地认为:正是故乡的水土孕育了他自己的世界,而在这个世界中一草一木都在悄然孕育着他的心灵。
于是,我们沿着河街出发,用心去感受凤凰城那深滚而无声的魅力。
凤凰城古为楚地,漫长历史长河中,居住在此的百姓曾长期过着自给自足的封闭式生活。尽情纵览,这里的每幢建筑和当地人的传统的衣饰依稀可辨历史的浓缩和剪影。这是我走在河街上最深的感受。
行走在凤凰城,不能不说这里的特产——姜糖。湘西气候潮湿,所以聪明的湘西人便发明了用糖和姜熬制后冷却用剪刀剪切成块御寒的民间小吃,名曰为姜糖。
姜糖有驱寒暖胃的功效,放进嘴里先甜后辣。辣得让人荡气回肠,辣得让人永远忘不了湘西。现在,湘西人制作姜糖的方法依旧保持着先辈流传的工艺,将手臂粗细的糖稀挂在门柱的铁钩子上,然后用力一遍又一遍地抻拉,这道工序看似简单但着实是件力气活儿。在河街上的许多店铺门前,操此工序的却多为当地一些年轻女子。她们一边挥汗如雨地干着,一边用生硬的普通话向外地游客推荐自己的产品。此情此景,不由让我们这些北方汉子从心里暗自赞叹。
在凤凰城,客人到作坊前品尝姜糖是免费的,虽然在北方,各类小吃五花八门,而此类小吃北方人多是吃不惯的,可是如果你读了凤凰城的历史,你肯定会掏出钱来,慷慨地买上几大包,自豪地分发给你的朋友和家人。这或许就是一种神奇的魅力所在。
沿着青石板路,我们走出古城楼,径直来到环绕古城的驼江边。抬眼望去,江对面的吊脚楼临江而立,那一根根支撑脚楼的圆木不规则地排列着,如同沉默地支撑着凤凰古城那久远的历史。江水缓缓流过,码头上的船工告诉我们,要想一睹吊脚楼全貌,只有乘船沿驼江顺流而下才能见到。
驼江上的小船与北方的船大不相同,船头尖尖,船体修长,船工灵巧地持竹篙撑船前行。人坐在船舱里尽可饱览两岸的景致。只是为安全起见,游客要按规定穿上醒目的救生衣,于是,江面上随处可见橘红点点,如鲜嫩的花朵漂于水上,倒也成了现在驼江上的一道别致风景线。
乘船顺驼江漂流,环绕我们的不仅是清澈而潋滟的江水和茂密的水草,土家姑娘那优美而动听的山歌也更是让人心动。沿江而下,我们看到一位土家少女站在小舟上,面含微笑,高声委婉地唱着。我与众人屏气倾听,歌词虽然听不懂,但我想,这悠扬的歌声肯定与古城有关。
夜色降临,驼江两岸的吊脚楼燃起了绚丽的灯盏,倒影绰绰,如满天星河撒进驼江。坐在江边茶楼凭窗远眺,我恍然听到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那动情的感叹:凤凰城,中国最美的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