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8期
“七夕”是何日
作者:薛理勇
南朝时吴均《齐谐记》中记:
桂阳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间。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渡河,诸仙悉还宫,吾向已被召,不得暂停,与尔别矣,后三千年当复还。”弟问曰:“织女何事渡河,兄何当归。”答曰:“织女暂谊牵牛,一去后三千年当还。”明旦果失武丁所在。世人至今犹云,七月七日织女嫁牵牛。
银河是宇宙中一个远大的星系,由无数颗恒星、行星组成,在天际中形成一银色如河的带状,中国人称之“银河”。在银河的西面由3颗较亮的星组成一等边三角形,形似古代纺织用的梭子,民间称其为“织女星”,传说她是天帝的孙女,所以又有“天孙”、“天媛”等名;在银河的东面有3颗很亮的星,它是“天鹰座a星”,古代的星相术认为这3颗星是天门的守护将军,称“大将军”,其中最亮的一颗就是“牵牛星”,古代牛除了可用于耕田外,还是用于战争的坐骑。前面引的《齐谐记》中讲的那段文字,大意讲:七月七日那天,天帝要将织女下嫁大将军牵牛,所有的神仙要到天宫祝贺,那位叫成武丁的道士也要暂离人世,升天去祝贺。
按理讲,织女下嫁牵牛后应该从银河之西搬到银河之东的牵牛星那里,但是,这织女星始终与牵牛星隔银河相望,于是民间又有了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天帝的孙女——织女思凡而降临人世,看上了一朴实的庄稼汉,过着男耕女织的安定日子,而王母得知孙女潜逃人世后,派遣天兵天将将织女捉回天宫,只允许牛郎在每年的七夕“探亲”,由喜鹊在银河上搭桥,与织女相会。这是一个多么美好而又多么残酷的故事。夫妻分居两地,一个完整的家庭被破坏了,唐代王损之《观秋河赋》中叹道:“远想牵牛,渐失迢迢之状;邀思弄杼,无闻轧轧之声。”《齐谐记》之后的《荆楚岁时记》中则讲:“七月七日,世谓织女牵牛聚会之日,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原来七夕的天帝之女——织女下嫁牵牛之日,就变成了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探亲日。
宋代薛映《戊申年七夕五绝》中讲
天媛贪忙为灵匹,几时留巧与人间。
大意是:织女始终在为与自己的牛郎相会之事忙得焦头烂额,哪里有空去“留巧与人间”。明李昌祺《剪灯余话》中讲:“世谓今宵天孙赐巧,小女辈未能免俗,谩设瓜果之筵。”可见,七夕与“天孙赐巧”有关。
按许慎《说文解字》:“巧,技也。”巧的本义与“技”相近,对于古代的女子来讲,纺纱织布、裁布缝衣是她们必须精通的手艺,织女所赐之巧当然就是纺纱织布、裁布缝衣,即古代传统女子必须熟练掌握的“女红”。七夕那天,织女会向民间恩赐,传授“巧”,民间女子当然要向织女索取,乞求“巧”,所以七夕的主要活动就是“乞巧”,七夕也被讲作“巧日”、“巧夕”,宋人刘克庄《即事》诗:“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
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文说:
京师人七夕以竹或木或麻秸编而为棚,剪五色丝为层楼,又为仙楼,刻牛、女像及仙人等于上以乞巧。或只以一木剪纸为仙桥,于其中为牛、女,仙人列两旁焉。
又说:
京师人祭牛、女时,其案上先铺栋叶,乃设果馔等物。
当时京城七夕的祭祀牛郎织女活动是一项公众性的活动,那天,人们用木、竹、麻秸等物制作巨大的棚、楼,还用纸叠成银河上的桥,桥中央有牛郎织女及尾随其后的仙人,祭祀的目的就是“乞巧”。到了宋代以后,以程朱理学所代表的儒学逐渐占据了中国思想的上风,孔孟鼓吹的“男女授受不亲”的准禁欲主义割断了男人与女人在社会、在公共场所的交往,那种在公共场所举行的大型的“乞巧”风俗活动被取消,到了明代以后,“乞巧”一般只限于在家族、家庭中的女眷中进行。沈榜《宛署杂记》中讲:
燕都女子,七日,以碗水暴日中,各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以卜女之巧。
记录清代苏州风俗的《清嘉录·巧》中讲:
七夕前夕,以杯盛鸳鸯水,掬和露中庭天,明日出晒之,徐俟水膜生面,各拈小针投之使浮,因视水底针影之所似,以验智鲁,谓之“巧”。
在七夕前一天,将早就准备好的“天落水”(雨水)放到盆里,再放到太阳下曝晒,使水面上形成一层肉眼难测的膜,女人家依次将一枚“引线”(针)轻轻平放到水膜上,引线一时不会下沉,在日光的照耀下,浮在水面上的针在盒底留下影子,人们就根据影子的形状检验女人是否心灵手巧。北方叫作“丢巧针”,吴方言“丢”写作“”,音与“督”近,讲作“巧针”。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女红”被列为“三从四德”中之一德,是衡量和评判女子的道德标准之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孝”是中国伦理、道德中的核心,可以列入“不孝”的行为举动是很多的,而没有后嗣就是最大的“不孝”;“母以子贵,子以母荣”,在家族中,母亲(娘家)的地位可以保证她的儿子的地位,儿子的发迹也足以保证母亲在家庭和家族中的地位,所以,母亲必须有儿子才能保证这支血亲绵延香火,母亲有出息的儿子才能确保自己在家族中的威信。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里,“祈子”——祈求生儿育女始终是妇女风俗活动的核心内容。
《东京梦华录·七夕》以较大的篇幅记叙当时汴京(今开封)的七夕活动,说:
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悉以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或饰以金珠玉翠,有一对直数千者,禁中及贵家与士庶,为时物追陪。又以黄蜡铸为凫、雁、鸳鸯、龟、鱼之类,彩画金镂,谓之“水上浮”。又以小板上傅土,旋种粟令生苗,置小茅屋、花木,作田舍家小人物,皆村落之态,谓之“谷板”;又以瓜雕刻成花样,谓之“花瓜”;又以油面糖蜜造为笑靥儿,谓之“果实”,花样奇巧百端,如捺香方胜之类,若买一斤,数内有一对被介胄者如门神之像,盖自来风流,不知其从,谓之“果实将军”;又以绿豆、小豆、小麦于瓷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蓝线缕束之,谓之“种生”,皆于街心彩幔帐设出络货卖……
这里提到的七夕风俗物品有“磨喝乐”、“水上浮”、“谷板”、“花瓜”、“将军果食”、“种生”等,这些物品均与当时的祈子风俗有关。
“磨喝乐”是梵文音译,又译作“摩罗儿”等,是《天龙八部》中的神之一。据《五百弟子本起经》中讲: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得道成佛后,因传说释迦不是在他母亲子宫里孕育成长,从产道里自然分娩的,而是从他母亲的腋下出来的,这使释迦多少有点不开心,为了证明佛是“宫生”的,佛的妻子耶输陀罗就拿了些“欢喜丸”给磨喝乐,并叫他把“欢喜丸”给佛的弟子,不久,他们的妻子都怀了孕,生了孩子,人们才真正相信佛也是“宫生”的,于是磨喝乐就成了佛教传说中的“送子罗汉”。七夕供“磨喝乐”的目的就是祈子。
树上长的果实叫作“果”,“果”的字形就是木上的果子;地上结的是“瓜”,“瓜”的字形就是藤类植物下悬一果实。瓜是攀藤植物结的果实,藤有“绵延”之义,而瓜内多籽,所以在古代,“瓜”往往与生殖有关,女子初次性交叫作“破瓜”,《诗经·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瓜瓞”喻子孙昌盛,当然,农历七月也是瓜熟蒂落之时,七月也称“瓜月”,“花瓜”也是一种祈子风俗。
“果食”一般指油煎的面制点心,如现在常见的麻花、油条、糖糕、麻球之类的油煎面制食品古代统称之为“果子”或“果实”。文中讲:“若买一斤,数内有一对被介胄者如门神之像……谓之‘将军果实’。”这种“果实”是称重论斤卖的,可见它的个体比较小(大的果应该是论只卖的),一斤有许多只,但每一斤之内一定有一对“被介胄者如门神之像”的“将军果实”,这“将军”也许就是俗称“牵牛星”的“将军星”,他与织女结合后生了一对男女,人们在以“将军果实”祭祀牛郎织女的同时,更希望从“将军”那里得一点仙气,使自己怀上儿子,儿子还长得有出息。七夕又称“巧夕”,这种果实就是后来的“巧果”,形制也发生变化,将和好的面切成一寸长、半寸宽的扁长方形,下油锅前二端作旋扭,出锅成型,就是一“同心结”。若干年前我去苏州东山旅游,在一条老街上吃面,见店主正在吃巧果。我感到有点奇怪,就问“你们面店也做巧果”,苏州老板娘回答道,“今朝是七月七了,大家要吃巧果格,做点巧果可以卖两钿。”出老街回旅馆时,一路上见许多人提着刚买来的巧果,七夕吃巧果在农村仍广为流行。
清代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在小序中讲:“杭(州)俗,七夕设时果祀双星,谓之‘巧果’,或以花俪之,为闺房韵事。”他写的词则云:
乞巧谁从贷聘钱,瓜花谷板献初筵。
阿侬乘得同心果,不为双星证夙缘。
《清嘉录·巧果》中也讲:
七夕前,市上已卖巧果,有以面白和糖,绾作结之形,油氽令脆者,俗呼为“结”。至时,或偕花果,陈香蜡于庭或露台之上,礼拜双星以乞巧。蔡云《吴觎》云:“几多女伴拜前庭,艳说银河驾鹊翎,巧果堆盘卿负腹,年年乞巧靳双星。”
“”即绳,“结”就是绳打的结,巧果的形状像绳结,名称又叫作“同心果”,我们在戏剧、影视中看到,在婚礼上,新郎和新娘各执一彩带,丝带的中间打一结,这就是寓意“喜结良缘”的“同心结”。所谓“阿侬乘得同心果,不为双星证夙缘”,真正的意思就是——“我今天用象征‘同心’的巧果来祭祀,并不是为牛郎织女的夙缘作证,而是希望自己能找到如意郎君”。
“乞巧”的本义是向织女星乞求女红之技巧,到了后来,人们希望从织女星中乞求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巧”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
牛郎星和织女星被银河相隔是天文上的事实,牛郎织女婚后的美满家庭被王母拆散,只有每年的七夕靠鹊桥在银河搭桥相会,这又是一个残酷而又动人的故事,夫妻分居,家庭拆散并不是件好事,所以,对“七夕”的凶吉另有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