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0期

过中秋节,不仅仅是吃月饼

作者:薛理勇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秋》中讲:“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古人把七、八、九三月定为秋月,八月十五日正好是秋日过半,所以被叫做“中秋”,而江南一带又习惯把中秋节讲作“八月半”。
  一般认为,中秋有节始于唐代,以后逐渐成型。记录北宋京畿汴京风俗的《东京梦华录·中秋》中讲:
  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是时螯蟹新出,石榴、勃、梨、枣、栗、孛萄、弄色枨橘,皆新上市。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中秋前后,新酿的酒刚刚上市,各店争先卖起新酒,为了招徕客人,各店将门面装修一新,到了中秋节的中午,各店的酒已销售一空,只得扯下了幌子。此时河蟹也刚上市,石榴、梨、枣、橘子等秋果也已上市,人们争相品尝新果。富裕之家还在自己的庭院里搭起台榭,饮酒赏月;住在与皇宫靠近的人家,在深夜还能听到从宫内传出的悠扬的笙竽之声;有兴致的人,中秋雅集可以通宵达旦。从这段翔实的文字记录中可以知道,北宋时的中秋节并没有吃月饼、祭月宫、烧斗香、走月亮等后来的中秋习俗。实际上,记录南宋临安(今杭州市)风俗的《都城纪胜》、《梦梁录》、《西湖老人繁胜录》、《武林旧事》等著作,在描述中秋生活时,也均未提及吃月饼、烧斗香等风俗。可见,中秋风俗也有一个演变和发展的过程。
  有一种传说,讲中秋吃月饼的风俗起源于元末的苏州。当时的苏州在“鞑子”(即“鞑靼”的贬称,指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统治之下,在全国反元起义的感应下,苏州义军定于八月十五起兵反“鞑子”,这一天苏州人已有开炉做饼的习俗,义军们约定,这一天做饼时必须在饼下粘一张纸,吴方言中“粘”写作“”,音近d垼?纸”音谐“鞑子”。吃饼时需将“纸”枵(音xi坥,吴语揭的读音)去,寓意“消灭鞑子”。以后苏州出现中秋节做月饼、吃月饼的习俗,直到今天,苏式月饼的底部肯定粘着一张纸。
  民间以为中秋是一年中月亮最圆的一天,“圆”在追求中庸之道的中国有圆满、团圆之意。饼通常是扁圆形的,满月也是圆的,于是中秋吃月饼就寄寓了人们祈盼追求圆满、团圆的意义,月饼也成了祭月必备的供品。旧时有人作《月饼》诗:
  中秋节物未为低,火罗罗出釜齐。
  一样饼师新制得,佳名先向月中题。
  吴曼云《江乡节物词》云:
  粉膏圆影月分光,不是红绫亦饱尝。
  只恐团圆空说饼,征人多少未还乡。
  吃月饼,盼团圆只是一种祈盼,有多少应征服役的劳动人民无法在中秋之夜与家人团圆。
  清代上海人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云:
  中秋赏月竟开筵,月饼堆盘月样圆。
  礼斗香还烧大斗,南园向最盛香烟。
  作者原注:“中秋赏月,礼斗、烧斗香,向以南园最盛。食月饼、梨、藕,亦以问馈亲戚。”
  这里提到了昔日上海中秋的两个重要风俗,“中秋赏月竟开筵,月饼堆盘月样圆”,这是吃月饼、祭月宫风俗。各地祭月宫的风俗大同小异,清人《北京岁华记》中记北京风俗:
  中秋之夕,人家各置月宫符像,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中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
  现代许多厂家生产的月饼盒上印有“嫦娥奔月”等与月亮神话传说有关的图案,与古代的“月宫符像”有一定的关系。而上海及江南的祭月宫大多没有“月宫符像”,稍富裕的家庭在中秋之夕在自家的庭院里放上一只供桌,桌上陈放梨、藕等时鲜秋果以及新制的月饼,点上几支清香,躬手拜祭月亮。与北京不一样的是,上海祭月宫一般限于在女眷中进行,大老爷们是不加入的。
  《上海县竹枝词》中还提到中秋的“礼斗”、“烧斗香”风俗。斗香也讲作“香斗”,《清嘉录·烧斗香》讲:“香肆以线香作斗,纳香屑于中,僧俗咸买之,焚于月下,谓之‘烧斗香’。”而《江乡节物词序》中则讲:“杭(州)俗,糊纸为斗,炷香其中,高者可二尺许,中秋夜祀月则设之。”香斗是一种以线香或纸做成的“斗”状物,在香斗中放檀香木屑,炷上香,在中秋之夜祀月神时焚烧。我在孩提时见到过烧斗香活动,但是记忆已不太清晰了。1989年我在筹备《上海春节风俗展览》时,因为有许多属于“纸扎”的风俗用品需做,通过当时宝山县群艺馆的朱玲宝先生找到了一位旧时做纸扎的老艺人,还特地请他以传统的方法做了两只斗香。斗香是用线香沾上胶水后粘搭而成,一只做成圆盒状,很像现在装蛋糕的圆纸盒,中间设有建筑中的牌楼,再插上几面彩色纸钱。老师傅告诉我,这是上海斗香;另一只状似一大一小的两只斗,小斗放在大斗上,中间以多根香并拢成的粗香棒相串,他告诉我,这是苏州斗香。展览会结束后,我把当时做的纸扎品集中放在一个大纸箱里。我们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没有自己的场所,经常会搬家,这些纸扎连同纸箱就是在不停的搬运中遗失了,至今我仍对此懊悔不已。
  1910年上海环球社出版《图画日报·营业写真》中绘有“卖香斗”画,其配文讲:
  八月中秋月团圆,烧只香斗保平安。斗面檀香铺几片,斗底木屑一大圈。檀香虽香木屑臭,烧斗敬神神欲呕。斗香若达广寒宫,只恐奔月嫦娥又要忙逃走。
  《江乡节物词》在写“烧斗香”中讲:
  心字烧残寸寸灰,灵香上请月轮开。
  斗量毕竟人间少,桂粟新收万斛来。
  “桂粟”可以指桂花,也可以指稻谷,“桂粟新收万斛来”,也许诗人以为斗是量米专用的量器,而秋天又是丰收的季节,中秋烧斗香的目的是祈祷、庆祝丰收。这是诗人的自说自话。
  斗的本义确实是古代称量粮食的专用量器,形制为一头大一头小的方锥形。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主为了防止奴隶、马匹等逃跑,使用一种专用的烙铁,在奴隶、马匹的身上烫上烙印,这种东西形制似斗,被叫做熨斗。星空中的北斗星由七颗星组成,人们根据北斗星能很方便地找到北极星,并以此判断方向。北斗七星依次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其中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星组成一只“斗”状,叫做“斗魁”或“璇玑”;玉衡、开阳、摇光三星如“斗”的柄,叫做“斗杓”或“斗柄”。《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为文昌宫”,古代星象学说认为“文昌宫”是主宰文运的星宿,如唐斐庭裕《东观奏记》:“初,日官(即宫廷值日官)奏文昌宫暗,科场当有事。”文昌星突然变得暗了,说明科考场里一定发生了什么事。刘禹锡《白舍人自杭州寄新诗》:“莫道骚人在三,文星今向斗牛明”,也认为文昌星即北斗星中的“斗魁”或“魁星”。
  不过,也有人认为“文星”或“文昌星”是二十八宿中的“奎宿”,于是,“魁”与“奎”就弄不清楚了。魁星或奎星就是民间传说的“文曲星”,《水浒·引首》:“文曲星乃是南衙开封府主龙图阁大学士包拯,武昌星乃是征西夏国大元帅狄青。”魁星是文曲星,是主宰文运的星宿,所以几乎所有的文庙(又称孔庙、孔子庙、夫子庙)中都有一个称之“魁星阁”的建筑。
  顾炎武《日知录·魁》中讲:
  ……不能像奎,而改奎为魁,又不能像魁,而取之字形,为鬼举足而起其斗。
  他认为:人们想给天上的文曲星设计一神像,但是奎星是一个星座,难以拟人化成为一神道像,于是将“奎”改为“魁”,而北斗星中的魁星仍然是一个星座,又有人以“魁”字的形状,将魁星设计成一个鬼跷起一脚踢一只斗。所以你如果在画廊或古玩市场上看到画面上画一只跷起一脚的鬼,旁边还画一只斗以及北斗星的造型,你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何方凶神恶煞,而是主宰读书人文运和命运的文曲星。
  绕了一个大圈子,还得言归正传。中秋烧斗香之“斗”就是“魁星”,所踢之“斗”,即文曲星的符号。“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通过科举考试是封建社会读书人取得功名,走上仕途的捷径和主要方式。古代考试一般分三等级,县、府一级的考试叫做“府试”,通过者获得“秀才”资格,省一级的考试叫做“乡试”,通过者获“举人”资格,中央一级的考试叫做“会试”,通过者统称“进士”。会试名单公布后,部分名列前茅者进殿由皇帝面试,叫做“殿试”。旧时省一级的“乡试”定于中秋八月举行,称“秋试”或“秋闱”。显然,中秋节烧斗香的风俗意义就是母亲祈祷儿子,妻子祈祷丈夫在秋闱中“蟾宫折桂,秋闱夺魁”。古人《斗香》诗讲:
  拈将香线匀兼细,长短编成斗样同。
  只合灵檀和木屑,岂宜旨酒荐琼宫。
  佳人撤帐腰频折,处士占星柄自空。
  吴俗中秋传事,满庭馥桂正临风。
  愧元丽藻拾山香,才思难将此物量。
  烛焰冲来槎实月,檀心陷处胆如义。
  烟萦尚结科文细,灰烬犹留印样方。
  深夜群真倘下界,不嫌斗室咏霓裳。
  读者如细细品味,《斗香》诗不仅介绍了斗香的形制、烧斗香的习俗,还道出了烧斗香的风俗意义。
  “南园”的正名叫“蕊珠宫”。清道光刻印张春华著《沪城岁时衢歌》中咏:
  趁凉侵晓到南园,凤池莲带露翻。
  倚遍曲栏干十二,小桥虹卧射朝暄。
  作者原注:
  南园,本名渡鹤楼,明乔炜别业也。木石最为苍古。国初,曹绿岩曾居之。后为李氏所得,更名也是园,又改道院为蕊珠宫。道光八年,观察陈公銮喜其水木清华,得山川之秀,葺为蕊珠书院,增建奎宿阁三层。方壶一角、海上钓螯处、曲廊诸胜,园池宽广,池莲较他处尤为富丽。
  南园后来被建为“蕊珠书院”,是上海的“重点中学”,后来又在南园里增建“奎星阁”,也是祭祀文曲星的“文昌阁”。中秋节烧斗香是祈祷读书人文运亨通,秋闱夺魁的风俗活动,也理所当然地在这里举行。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岁时风俗节日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据悉,我国政府的相关部门已将中秋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请保护。那么,当今天的人们只认为中秋节是吃月饼的节日时,我们是否应该潜下心来认真地发掘中秋节更深层次的风俗活动和内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