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0期
法与酒的对
作者:王 炜
事实上,因酗酒而引发的社会治安问题,一直也在困扰着各国政府。从上个世纪初到今天,各国政府一直都在以不同的法律手段与酒进行着公开的对抗,只是对抗的方式、程度各有侧重、各不相同而已。
美国于1984年通过的《最低饮酒年龄法案》,把最低的饮酒年龄限制在21岁,即21岁以下的年轻人一般情况下是不许饮酒的,至少不能在公共场所饮酒。如果未成年者个人在公开场合饮酒,一经发现,不仅要交纳罚款,而且执法部门还要将此作为个人的污迹记录在案。布什总统的双胞胎女儿詹娜、芭芭拉在19岁那年,因为不满饮酒年龄,用别人身份证买酒并在公开场合饮酒而受到指控。詹娜因为使用别人身份证买酒,被得克萨斯州法院判决从事8小时社区劳动,接受6小时有关法律学习,并负担了51.25美元的诉讼费。
英国酒馆一直严格遵守着11点打烊的规定,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延续至今。2005年,英国颁布了新的禁酒令。虽然酒馆、酒吧的卖酒时间延长了,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却加重了。如果饮酒者醉酒,即属违法行为,将会被警察当场罚款80英镑(约合人民币1200元);酒馆和酒吧售酒给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或者已经喝醉的人,将被吊销营业执照,并罚款5000英镑(约合人民币75000元)。
日本于1925年制订了《禁止未成年人饮酒法》,该法规定,不到20岁的未成年人不得饮酒;从事酒类贩卖的商店、饮食店等应采取确认年龄等措施,防止未成年人饮酒,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或提供含有酒精的饮品;违反这一规定,将没收其销售的酒类制品、吊销酒类抛售许可证,同时将被处以最高50万日元的罚金。日本的饮食店、居酒屋宁可得罪了顾客,也不敢冒险把酒卖给未成年人,即使他是为家人买酒也不敢,因为一旦出了问题,实在得不偿失。
瑞典是个禁酒的国家。这个国家没有酒店,所有的菜馆和饭店,只准在晚餐时供应少量的酒品。人们想在家中饮酒,要持“购酒特许证”,到指定地方购买,而持有这种特许证的人,则要交纳数量不小的税金。在瑞典,不论是大城市,还是乡镇,均设有戒酒医院。警察发现醉汉,可以随时拘留,然后由警方医官进行神志测验和血液检查,若发现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千分之一,就将被送到戒酒医院,进行为期3个月的强迫治疗。出院后,若被发现再次酗酒,就会被送到国家开办的戒酒院进行更长时间的强迫治疗。
在俄罗斯,酗酒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虽然每个地区都有戒酒中心,但酗酒的陋习还是屡禁不止。在俄罗斯,白酒、葡萄酒是禁止做广告的。2004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对啤酒广告也公开说“NO” ,将啤酒广告严格限定在7:00一22:00时之外。俄罗斯警察对酗酒者的处罚十分严厉,发现醉酒者,不管你是什么人,一律关到警察局强制醒酒,那阴森森的铁笼子常常让那些贪杯者望而生畏。在街头,喝得再多的酒鬼见到警察也要吓得逃之夭夭。据俄罗斯卫生部门统计,全俄每年因饮酒过量导致死亡的,多达4万人。酗酒,给许多家庭带来了痛苦和灾难,成为俄罗斯的一大社会公害。
在土耳其,许多城市根据政府新法律,模仿西方国家的色情“红灯区”,在城市中划定了饮酒专区,把饮酒行为局限在一条偏僻小街上,街上日夜有警察巡逻和监视,把饮酒的人等同于无耻的嫖客对待。正因为如此,许多西方人不愿到土耳其观光旅游,土耳其的旅游经济受到了打击。
禁酒最为严厉的,当属沙特阿拉伯了。沙特阿拉伯当局把酒精视为只能外用的有毒物质,法律规定,在公共场所绝对禁止饮酒。海关人员对入境的旅客所携带的物品检查很严,以防含酒精的饮料流入境内;醉酒上街者要监禁7天,鞭笞40下;走私酒类者监禁1个月,酒全部倒掉,运酒的交通工具没收充公;秘密酿酒者则以袅首示众严惩。由于国家执行严格的禁酒令,所以就有了酒徒喝含有酒精成分香水“过瘾”的悲剧。今年6月,《阿拉伯新闻报》报道,圣城麦加等地区已有 14人因喝香水中毒死亡。此外,至少还有22人因喝香水中毒在医院接受治疗。
由此看来,我们中国的饮酒者算是比较幸福的了,目前,政府的政策还比较宽松,饮酒行为基本不受限制,想喝多少就喝多少。不过还是要提醒一下消费者,饮酒要重酒品,不要大声喧哗,不要贪杯过量,不要让别人用鄙视的目光来看你,不要做出与己、与社会不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