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6期

清香的米酒

作者:俞关庚




  人到中年,似乎患上了一种怀旧症,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常常喜欢去想些童年时的旧事,许多封尘已久的往事又突然浮现在眼前。
  我的家在离杭州湾不远的一个200多户的村子里,村子虽大,可村子的人却憨厚忠实,民风极其淳朴。每年春节临近的时候,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忙碌着掸檐尘、备年货、酿米酒。酿米酒是我们村上流传下来的一个风俗。米酒是用糯米酿制出来的一种土酒,俗称甜酒。那米酒喝起来真是滴滴清香、纯真、甘甜,是过去农家在春节里招待妇女、儿童和一些不会喝酒的男人的“专用”饮料。
  我家也不例外,母亲总是在春节前的半个多月里就开始着手酿米酒了。因米酒能解馋,比如酿过米酒后剩下的酒酿糟可当点心吃,米酒自然能当饮料喝了。所以我很乐意做母亲的小帮手,替她烧糯米饭,洗刷酿米酒用的钵头等。
  母亲酿米酒有独到之处,她酿出来的米酒味浓好喝,清香中常透出一丝纯真的甜意。据说母亲酿米酒的手艺还是外婆一手教的呢。
  酿米酒的原料一般都用当年打下来的新糯米。不过也有的人家因糯米紧缺而改用晚米作原料的,味道相对差一些。酿米酒的酒药也都是从一个叫福昌婆婆那儿弄来的,福昌婆婆的土酒药是祖传的,酿出来的米酒特别甜,特别清香。因此,方圆十里的人都向她买酒药。
  酿米酒也十分讲究方法,先把烧熟的糯米饭起锅,打松后晾在干净的匾里或纱布上,待糯米饭完全冷透之后,才开始酿制。酿米酒的器皿也很简单,多数人家用的是普通的钵头。先在钵头底部撒一层酒药粉,然后放一层糯米饭,再加一层酒药粉,直至离钵头七八分为止。最后还要在钵头中间自上而下留出一个鸡蛋般大小的洞,这个洞既能使糯米饭增加通透性更好地发酵,还能留作将来取酒时用。一切停当后,用包袱扎紧钵头口封存。两三天后即能听到钵头里传来酒酿发酵的“丝丝”声,一股沁人心脾的酒香钻出包袱满屋四溢,直扑鼻子。我常常挡不住这诱人的酒香,偷偷地解下包袱,用调羹舀几勺酒酿塞进嘴里,可是没嚼几下却又一口吐掉了。其实这时候的酒酿闻着很香,吃起来却索然无味。后来,我才明白,酒酿发酵时是不能吃的。等酒酿发酵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将冷却的糖水和入钵头内,再经过两三天发酵才能酿出清澈甘冽的米酒来。母亲见我馋得天天围着米酒钵头转,才舀几勺米酒让我过过酒瘾。
  米酒虽然好喝,但容易醉人。记得那年过春节,我一时高兴连喝了数大碗米酒,不一会儿脸红得像关公,结果醉倒在桌子旁,只觉得天旋地转,想爬起来却怎么也爬不起来,这才后悔自己不该贪喝那好落肚的米酒。
  20多年过去了,每当我听到从大街小巷里传来一声声:“酒酿糟要买吗”的叫卖声时,多么想再有一碗童年时的清香米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