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6期

贵州印象(二则)

作者:邱伟坚




  石板屋
  
  贵州有一绝是“石板当成瓦来盖”,说的是当地民宅居所的屋顶一律取自周边山上的石板盖成,尤其以布依族最为显著。
  贵州少数民族择地而居的特色非常鲜明,譬如苗族习惯择山居住,而侗族则喜欢选择有水区域,布依族似乎更接近汉族的习俗,讲究的是依山傍水而居,一面靠山,三面环水最好,我们所参观的镇山村即是这样一座村落。过去受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等限制,鲜有人能从山外运进瓦片来盖房,而当地山上石材以页岩(俗称千层石)居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先祖的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悟性和本事由此显露出来,那些面积大小不等、大多呈长条状、厚度约莫两三厘米的石材正好可用作屋顶的物料。虽然已进入到21世纪,但当地人依然延续了这一传统,居家屋顶还是用石板盖。放眼望去,家家屋顶上的石板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很有一番独特的气势。独特归独特,在外乡人眼里,最担心的是台风来临,屋顶上的石板是否会被刮下来?其实这里地处群山环绕的区域,莫说台风连大风侵袭的机会也没有,而且屋顶石板的铺叠很有章法,底下互相间有凹槽连系着。
  镇山村现在是个很富裕的村落,不少农家都盖起了三层楼房,室内装修也很是考究,但依然还是“石板当成瓦来盖”。当然他们的着眼点不会再是受交通不便等限制了,而是保持先祖辈们的这一居住习俗。如今这里的田园农家游开展得颇为红火,每到周末,有许多贵阳市人上这里来度假,一是在此品味布依族的风土人情,二来放松下疲惫的身心。
  
  黔西屯堡的老汉族
  
  那天午后去有“黔南第一山”之誉的弘福寺游览,但见大庙门前的龙壁处有一群少数民族打扮的妇女在合影。她们个个头裹白帕,身着深蓝、荷绿或鹅黄的长衣大袖,腰束黑色丝带,脚上一双翘头绣花鞋,我好奇地问导游:“她们属哪个少数民族?”“与我们一样同为汉人,其祖先是600多年以前从江浙淮地域迁移过来的,现在称老汉族。”老汉族?众人大惑不解好奇打探,由此引出了一段凄壮的往事。
  汉人徒迁贵州始于明朝年代。据当地史料记载: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云南梁王自恃边陲险恶不服统治,诛杀明朝使臣,于是朱元璋遣派大将傅有德率30万大军征战云南取道贵州,平息了这场叛乱。为了长治久安,又在“黔之腹、滇之喉”的安顺一带,留下部分军队设驿建塘屯军戍守。将士和移民开始在这片土地上开荒拓土固垒寨院繁衍生息,他们及他们的子孙后代沐风浴雨,辛勤耕耘,历经600多个春秋,如今生活在这里的子民已经是屯军的第22代子孙。当地习惯以“老汉族”或者“南京族”称之。
  由于地理经济等因素限制,驻守在大山深处的他们仍然延续固守着迁移来时的明朝文化、服饰及居所等风俗民情。看到他们,不禁让人联想到“不知有汉何论魏晋”的桃花源中人,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是安顺的天龙屯堡村寨。上海人较熟悉的周庄沈万山的次子沈貌即为屯扎此地的四姓初祖之一,并在驻军里担任过要职。游客们大饱眼福,有“戏剧活化石”之称的地戏表演,戏台上吕布正与刘关张刀剑挥舞,边鏖战边传出雄浑的唱腔;作坊里展示的斜襟扣钮“凤阳汉装”,走进门窗雕镂的民居楼阁,还有街心处“茶驿站”里用特制的茶水招待来往过客……无怪乎现在的历史学家乃至古装电影电视剧的编导们乐不可支,少费了许多的心思和精力!印象最深的是老汉族女子的服饰,人们以这样的歌谣来描述:
  头上一个罩罩(指的是已婚女子头裹白帕或黑帕丝巾),耳上两个吊吊(耳朵下垂吊着长长的耳环),腰上两个梢梢(系着据说是用888根丝线编织成并带有两个流苏的腰带),脚上一双翘翘(脚着足尖翘起的绣花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他们的饮食已经入乡随俗完全同化了。贵州人享有辣不怕的美誉,当地人无辣不成饭,老汉族们在这点上也不例外。地处潮湿的山岙里,这里的食品除了辛辣外,大都有风干制作方便贮存的特点,譬如受游客欢迎的一种豆腐干子,不用盐卤石膏点制,而选用当地的一种酸汤水制成,晒干后放多久都不会霉变,食时只消用开水浸泡两小时;那豆腐干表面呈青黄色,闻着有一股特殊的甘芳香味,嚼在嘴里很有筋道。
  驻足在天龙古镇古学堂前,可以看见一块“叶茂思根”的石碑,底下供奉着一捧从南京朱元璋坟前取回的泥土。大山外面的汉族们随着经济发达及时代进化,早已将古汉民族原有的服饰等东西扬弃或遗忘了,而身居大山一隅的老汉族们,“滇喉屯甲源出洪武十四年,黔中富兵流长华夏千秋史”,顽强保留下来这一段历史文化,我想世人是应感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