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7期
国际饭店——中国现代餐旅服务的摇篮
作者:程乃珊
1934年12月1日正式开业,被称为“上海中心原点”和“远东第一高楼”,更是首家由中国人管理、中国人培训的第一流现代化大酒店。
上海开埠以来,洋人纷纷涌来淘金,并根据他们自身的文化背景和要求建造了不少一流的豪华大酒店,从华懋饭店、汇中饭店、礼查饭店到上海总会……进出的自然都是洋人及部分高等华人。与此同时,上海缺乏与之相衡的一流Made in Shanghai的酒店。当时仅一家扬子饭店拥有餐厅舞池和客房,是由广东人开的,其设施和规模远不足以在上海和东南亚称雄。至于其他由上海人经营的餐旅酒店,还是传统的客栈形式,服务人员文化水准低,脏、乱、差、黄现象十分突出。被称为“东方巴黎”的上海滩,迫切需要可以代表上海形象的现代化高星级酒店。
1932年,由上海金城、盐业、大陆、中南四家银行组建的“四行储蓄会”,决定建造一幢远东最高的大楼,借以树立四行储蓄会的形象。国际饭店的建造,就此拍板。
国际饭店英文名Park Hotel,直译是花园饭店,因其边上的Park Road花园街(现为黄河路)得名,似与花园之意风马牛不相及。不过,面对绿草茵茵的跑马场,花园饭店之名也十分相宜。
上海人的向往
2006年10月,已定居美国几十年的姑姑、姑父为庆祝金婚,特地从美国飞回上海,并在国际饭店订了两桌酒招待亲友。我家年轻一代收到请柬好生奇怪:怎么是国际饭店?而今豪华型跨国高星级酒店比比皆是,在年轻人眼中,国际饭店算什么,早已跌出“远东第一高楼”的榜名了。
他们当然不知道,从1934年国际饭店在南京路现身,就一直是几代上海人心目中上海的标志,也是上海人深深的情结。
我的姑姑、姑父当年就是在国际饭店结婚的,我的祖父、祖母(祖父的续弦),也是在国际饭店结婚的。我父亲40岁大生日(1957年)宴会也是在国际饭店举办。国际饭店给我印象最深的,说来好笑,是位于西楼的女厕所,当时称女梳妆室,分里外两间,外间沿墙是一排摆镜子的梳妆台,前面放着红丝绒的梳妆凳,梳妆台上有香水还有手镜、头刷等,应有尽有,插着鲜花……另一端摆放着一长排沿弧形墙勾出的丝绒大招手沙发,供女客休息。那晚我还记得,一位女客可能酒喝多了,躺在沙发上休息。过了这间梳妆间,进入内间,才是厕所,飘散着清香,厚重的木质门很“严实”,如厕时厕格外面及邻边一点也听不到任何令人尴尬的声响……自此我才明白,为什么西方人称厕所为rest room的理念——不仅是如厕之地,还是整妆、放松一下的休憩之地。
遗憾的是,我去年重返国际饭店参加我姑妈金婚庆宴时,没有找到童年时代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那间豪华洗手间。
国际饭店留给我的另一个深刻印象是她的“火烧冰淇淋”。当时年纪小不懂欣赏美食,只有当大厅的灯火突然熄灭,那被一圈如欢乐的精灵般地蓝色小火焰围绕着、缀着嫣红草莓的蛋糕般的冰淇淋端出来时,是我最兴奋最快乐的时候!
五六十年代,我的青少年时代过得很快乐,每逢家族中有比较隆重值得庆贺的大事,必在国际饭店。那时50元可以吃一桌相当不错的有北京烤鸭的宴席。当时上海人如果一听到“请你去国际饭店吃饭”,除非是十分相熟的亲友,否则会有种“受用不起”之感。
我先生的外公,即绿屋原主人吴同文,当时在黄浦区房地局上班,因吃不惯单位食堂,常常中午约几个同事,去国际饭店三楼西餐厅吃西餐,好像一块五角一客公司大餐。
国际饭店东首楼下当时有个门市部,专售国际饭店自制的牛油水果蛋糕,九角六分钱一块,现做现卖,回到家里还是热烘烘的。难得的是,这家门市部和它的自制水果蛋糕, “文革”期间仍存在。当时我从杨树浦中学下班后,20路电车正好停在国际饭店不远,我经常会下车买块牛油蛋糕回家,有时在招待亲友时,我会特别强调:这是国际饭店的!
在那单调乏味的十年里,因为有国际饭店和它的牛油蛋糕,我们对生活仍十分乐观——毕竟可以一家团聚吃吃国际饭店的蛋糕,回忆我们曾经开心快乐过的时光!
上海有句老话形容某人有钞票“常常国际饭店出出进进的”,而决不会讲“常常××饭店出出进进”,因为,国际饭店已成为上海家喻户晓的一个表示生活层次的标志。
老版本的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里有一个情节,上海兵董阿男陪他的资产阶级女朋友媛媛去国际饭店吃了顿饭,吃了排长批评:“我只不过陪媛媛去国际饭店吃顿饭罢了!”
“什么?国际饭店是你去的地方?”
“现在解放了,我为什么去不得……”
我不记得新版的《霓虹灯下的哨兵》有无保留这段对白,这可是一段十分精彩、十分上海的对白。可以讲,去国际饭店享受一餐,是过去每一个上海人的向往……
国际饭店楼上的老客房,我只上去过一次,那是我姑姑结婚时,楼上包了间房,供新娘换衣服并做新房。1956年姑父为了爱情从法国回上海与姑妈结婚,从此留在上海并在译文出版社任法文翻译直到“文革”后再出国,他们从1948年确定恋爱关系到姑父留法再回来完婚,可以讲走过一段艰难的历程。姑父是为了爱情放弃法国的生活工作而回到当时物质相对比较贫困的大陆,他又是法国留学生,所以他们的婚礼策划得十分浪漫。我还记得,姑父是将新娘抱进新房,翌日双双去杭州过蜜日(当时婚假只有5天)。
在他们的临时新房里,摆满了鲜花,新娘的婚纱,是姑父从巴黎带回来的,这在上世纪50年代的上海,属十分有个性的婚礼。
当时的客房,用现在眼光看不过是标准客房,但家具都是柚木的。有一对元宝沙发,还有一张西瓜型圆桌——桌子和凳子拼起来如一只大西瓜,却又可以分成4个沙发凳和一张圆桌,这一定是在国际饭店建造时就存在的老家具,富有Art.Deco风格。
此后不久,国际饭店的客房就是出了钱也住不进——某级别以上的干部才能住,或者是海外华人。
中国首家由国人投资
国人管理的一流酒店
国际饭店大楼仿美国摩天楼造型,外立面采用直线条手法,建筑材料全部是国产。大楼为24层,包括地面22层,地下两层;高83.6米,比当时香港的汇丰银行还高11层,故有“远东第一高楼”之称,并保持该记录30年之久,直到1964年,保持“上海第一高度” 至1984年达50年。
国际饭店最为经典的Art.Deco风格代表,底层至3层镶贴青岛崂山黑花岗岩饰面,4层以上全部镶贴棕色泰山面砖,典雅庄重。大厦的2层、3层、14层,以巨型圆角玻璃镶贴,有强烈的通透感和现代感。在建筑上输入巨型整幅弧形玻璃似是邬达克特别钟爱的一种装饰手法,或者这应是现代玻璃幕墙的雏形。
国际饭店大堂地坪全部采用国产大理石,与当时流行的意大利大理石相比,不仅价格经济,而且更显中国风格。如此一流豪华的建筑,内外全部用国产石料装饰,在当时上海,国际饭店是第一家!
二楼为著名京帮菜(为改良后的山东菜)“丰泽楼”餐厅,由北京著名的丰泽园饭店承包,餐厅规模宏大,可容纳四五百个客人进餐,上海人办喜事一般都在此。我至今记得“丰泽楼”的烤鸭,还有银丝卷——雪白松软的发得棉花糖样的馒头带些许隐隐的咸味。我还天真地以为北方人吃馒头,就是天天吃这样的馒头。
我有个表妹玫玫,父母都是当年颇有名声的医生,两夫妇致力事业,至中年才得一女,如掌上明珠。1958年玫玫10岁生日就在国际饭店“丰泽楼”摆了3桌酒,在当时属十分“资产阶级”的。岂料8年之后“文革”将一切都改变了,玫玫受尽委屈磨难,但每当她走过国际饭店,忆起她10岁生日宴,就会想到父母对她的企盼、希望……她决不能自暴自弃。当年的娇娇女独自将儿子抚养成人,儿子有了女朋友,年轻人自然是看不上他们认为“又老又旧”的国际饭店办喜事,但玫玫内心,却希望将儿子婚宴放在国际饭店以慰双亲在天之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