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7期
知味与至味
作者:语 丁
酸甜苦辣咸五味,一般的人都可以体味,不过也都仅限于一般的水平,进入不了知味的境界,说不准还会闹出不知所食为何物的笑话来。《淮南子》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楚国有人杀了只猴子烹了,请他的一个邻居来共享,邻居以为是他爱吃的狗肉汤,放开肚皮美美地饱餐一顿。吃完后主人告诉他烹的是猴子,邻居听了,趴在地上一下子吐了个干净,这便是不知味的典型例子。吐了也就罢了,历史上竟还有因不知味而丢性命的人,从美餐中酿出悲剧来。苏东坡与他的妾朝云,在惠州吃了一次蛇羹,朝云以为是美味海鲜,吃得蛮有兴致,结果听说是蛇肉,也是哇啦哇啦都吐了出来,从此病卧数月,一命归天。不知味而陪了性命,东坡先生痛悔也无济于事。
古代知味者中,有一些特别精于辨味的高手,应称之为“强舌”,佼佼者有易牙和师旷。一个是齐桓公的厨师,一个是晋平公的乐师,都生活在春秋时代。易牙能品出不同河里取来的水,师旷能猜出炊饭用的是什么柴。西晋时官至尚书令的荀勖,也能从饭味中尝出所烧的柴为何物,这恐怕是极少有人达到的精味境界。
史籍中记载的最杰出的知味者,当数晋代的符朗。这位前秦天王的千里驹,降晋后官拜员外散骑侍郎。他吃鸡,由味感可区别出鸡为笼养还是露天放养;他吃鹅,能指点出熟鹅各部位本来的毛色。
要入知味的境界,必须善于总结。《中庸》上说:“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之所以如此,就是一般的人在吃的时候,都没有仔细品味,粗分出好吃与不好吃即止。殊不知同一人对同一味食物的品评,不同的时间也会有偏差,更何况品评的结果与品评者的嗜好、经历等都有一定关系。一般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特别渴的时候,喝凉白开水都会觉得甘甜非常;特别饿的时候,吃什么都会觉得味美适口。这样的时候,人对滋味的感知会发生明显的偏差。这也即是孟子所说:“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饥渴之时,肯定是入不了知味境界的。
知味者还要掌握判断至美之味的标准。历史上对至味的定义是有分歧的,有以浓为至味的,也有以淡为至味的。所谓淡,是指食物的本味,或者说是真味,如菽麦、瓜果,味道都是淡的。许多崇尚以淡泊明志的人,都认为“至味皆在淡中”,所谓“五味主淡,淡则味真”。明代有人惯常吃浓味的鸡鸭鱼肉,有一天偶尔吃了顿淡饭,感叹地说:“今天才知什么是真味,以前都被我这舌根欺骗了!”
什么样的味最美,何味为至味?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以清淡为美的。古人有“食无定味,适口者珍”的说法,这应当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味觉审美理论。觉得好吃,就是好东西,这道理大体是不错的,却未必放之四海而皆准。有的人本来吃的是美味,但心理上却不接受,吃起来很香,吃完却要吐个干干净净;有些本来味道不美的食物,有人却觉得好吃,吃起来津津有味,并且回味无穷。例如宁波人吃臭咸菜,觉得臭气中分明有比芝兰还香的气息,有比肥肉鲜鱼还美的味道,于“腐臭”之中享有清香,道理正是如此。由此看来,如果仅限于口舌的辨味,恐怕还不能算是真正的知味者。真正的知味应当是超越动物本能的味觉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