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7期

森林中的红宝石——樟芝

作者:仇明金




  邂逅樟芝
  樟芝又称牛樟芝、牛樟菇,学名为Antrodia camphorata,属于非褶菌目、多年生蕈菌类,表面红色非常漂亮,内有孢子,它的子实体没有菌柄,有强烈的樟树香气,味辛、苦。
  樟芝生长在我国台湾山区特有的国宝级树种——牛樟树(沉水樟)的树洞中,枯死倒伏的牛樟木材阴暗潮湿表面也会生长,但产生子实体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且生长期也仅限于每年的6~10月,因而自古皆罕见而稀少,被誉为全世界最昂贵的真菌药材。目前樟芝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地区的桃园、苗栗、南投、台东和高雄等地,其余地域则十分少见。
  
  神奇的樟芝
  早在二十年前,台湾生化、中西医药界及政府相关机构均投入大量经费与人力,通过深入研究及无数次的临床实验,直至1990年才正式对外发表,证实樟芝完全没有副作用,长期食用能活化细胞、改善体质、增强免疫。
  樟芝的子实体中含有很多生理活性物质,如多糖(β-D-葡聚糖等)、三萜类化合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腺甘、核酸、固醇类等。
  解毒在民间,樟芝常被视为非常有效的解毒剂。对食物中毒、腹泻、呕吐及农药中毒等均有非常好的疗效。早期的原住民以及林务局工作人员,都会随身携带樟芝,一方面怕自己不慎在外吃错东西导致食物中毒,另一方面亦可随时帮助他人。
  抑制癌细胞生长三萜类化合物是樟芝最重要的化学成分之一,也是其具有苦味的主要原因,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组织胺的释放,防止过敏、保护肝功能、促进血小板凝集。三萜类化合物的种类愈多,则愈有医疗价值。从目前的研究结果得知,每种灵芝内约有20~50种三萜类化合物,各种灵芝总计已发现近200多种三萜类化合物;而仅一种樟芝就含有200多种三萜类化合物,比灵芝多许多。此外,每种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含量约为1%~3%,而樟芝中此含量高达10%~45%。
  解酒、解宿醉樟芝具有解酒的功效,最早是从原住民部落间流传下来的。每年原住民因饮酒过量而导致肝病变死亡的机率一直居高不下,但在喝过以樟芝煎煮的汤汁之后,肝病竟然不药而愈。试验研究显示,樟芝能减少酒精性肝病的发生。
  增强免疫力许多菇类中均含有多糖体,只是成分含量的多寡及多糖体构造之间有微小差异。多糖体最主要的作用是活化细胞、改善体质,因而樟芝能避免人体受到病毒的感染。
  抗过敏樟芝不仅能预防酒疹的发生,而且可改善因过敏体质而产生的过敏症状(如食物、呼吸、皮肤过敏)。这是由于樟芝除了能增强免疫功能外,还能调节过剩的免疫力,从根本上预防组织胺的释放,过敏源进入体内就不会引起过敏现象。
  保护肝脏樟芝含有丰富的高分子多糖体和三萜类化合物,所以对保护肝脏、促进肝细胞再生、对抗肝癌有较明显的作用。
  预防心血管疾病樟芝中所含的腺苷能降低血小板的凝结作用,因而能预防各种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等。其所含多糖体中的β-D-葡聚糖能降低胆固醇、降血脂。
  清除自由基、抗衰老樟芝中的超氧化歧化酶(SOD)是清除人体内自由基的重要物质,具有高抗氧化机能,可有效抑制活性氧群对人体造成的病变,延缓衰老。
  
  樟芝的栽培
  樟芝是牛樟树的唯一寄主,由于牛樟树是台湾地区的特有树种且数量稀少,加上樟芝神奇的药效,使得野生樟芝的价格不断高涨,盗伐者更是有增无减。为使更多的消费者从樟芝中受益,目前台湾地区有三种人工栽培樟芝的方法。
  椴木栽培法将牛樟树椴木作为培养基进行栽培,优点是能获得与野生子实体相同的生理活性成分,尤其是三萜类化合物。缺点是培养的成本高,培养的时间较长,需要1~3年。目前认为用此法栽培的樟芝子实体药效最佳。
  固体栽培法将樟芝菌种进行菌丝体培养,能获得与野生樟芝子实体相近的成分,但不完全相同,培养时间约3个月。
  液体栽培法利用液体发酵槽进行菌种液体发酵以吸收菌丝体,培养时间仅需1~2周,虽然能获得较高的多糖含量,但无法取得野生樟芝特有的三萜类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