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0期

关于“琴”的美学思考

作者:张玉庭




  有个故事,虽然真假难辨却意味深长。
  传说演奏家帕格尼尼有个仇人,那仇人十分嫉妒帕格尼尼高超的小提琴演奏技艺,便意欲出出帕格尼尼的洋相。在一次盛况空前的演奏会上,帕格尼尼刚演奏完一曲,人们的掌声便海水涨潮似地响了起来,于是帕格尼尼放下琴,举起双手向人们致谢,可也就在此时,他的琴被人偷换了,但他并没心慌意乱,而是极其从容地说了一句话:“朋友们,我将用我的琴声证明,音乐并不在乐器上,而是在演奏者的心里!”说着拿起那把破琴,一如既往地演奏起来,美妙的音乐也就从那把破琴里梦幻般地飘了出来。
  自然,当人们发现了这奇迹乃是出自一把破琴,也就格外惊叹不已,深信帕格尼尼说的的确是真理。
  无独有偶,西方还流传过另一个意味深长的摔琴的故事。在欧洲各地,曾有不少文艺复兴时期制作的名贵小提琴流传下来,其精妙绝伦,价值连城。一天,有位先生声称他有一把这样的琴,而且请来了一位大师用这把琴演奏乐曲。果然,到了那一天,他的府上门庭若市,人们从四面八方赶过来,他的客厅里果然摆放着一把漂亮的琴,人们围着这把价值连城的名琴,赞叹着,感慨着,可也就在此时,那位先生突然走过来,拿起“名琴”猛地将它砸在椅背上,“名琴”立刻碎了。见大家都吃惊地看着自己,他笑了笑,说:“我刚才摔破的不过是一把极其便宜的刚油漆过的破琴,为了让大家专心听琴,而不把精力放在琴上,我故意这么干的。现在,就请我们的大师用那把真正的名琴来演奏。”于是,在人们的欣赏声与感叹声中,音乐大师演奏起来,有趣的是人们关注的果然不再是琴,而是从琴弦上流出来的极美妙的音乐了。
  尤其发人深思的是,我国古代还有过一个这样的故事。
  春秋时的齐国,孟尝君礼贤下士,门客众多。这些门客皆挺有本事:有精于外交的,有精于军事的,有精于射箭的,甚至有精于鸡鸣狗盗的。其中有个叫雍门周的,精于弹琴。有一次,闲极无聊的孟尝君突然问了雍门周一句:“先生,您能弹琴让我哭吗?”
  这是个奇怪的问题,也的确让雍门周很难应付。如果真的把孟尝君弄哭了,岂不是有失礼貌?如果不能让他悄然流泪,又岂不是说明自己全无本事?
  那么,雍门周是怎么做的呢?他是这么说的:“公子此言差矣!我之所以不远千里投奔公子,乃是一心一意要用我的琴声给您带来欢乐的,从来就没有想过让您哭!不过,既然投奔了您,我也就理应时时关注您。您想啊,您如今声名赫赫,天下人皆仰之慕之,可是,不论是谁,都会有自己的百年之后,天道如此当然也包括您。到了那时,人们把您掩埋了,为您垒砌高高的土坟,又过了几年,你的坟上已是芳草萋萋。突然有那么一天,一个放牛的小牧童路过,他横骑牛背,一边看着他的牛悠然地吃草,一边拍着牛角极伤感地唱起来:孟尝君啊孟尝君,你也有今天,你也有今天……”听到这里,孟尝君觉得鼻子发酸,脸上也流露出悲哀的神色,而雍门周也就轻轻地弹响了他的琴,于是,随着叮叮咚咚的琴声,孟尝君的眼泪果然掉了下来。
  真佩服这位雍先生,他居然想出这么一个极其聪明的办法。既然有话不便说又不得不说,那就营造一种气氛——一种极伤感极压抑极悲凉的气氛,等到这气氛造得足够浓烈了,再拨响琴弦,包你泪如雨下。
  进而想起了泰戈尔先生的一句名言:“我小心翼翼地在她的心弦上寻找着可以和我共鸣的东西,找到了它,也就得到了她。”
  由此看来,与弹琴有关的故事中的确蕴含着不少与美学相关的道理,其中最基本的一点就是:“琴”的质量固然重要,但琴声美妙与否关键在于那个操琴的人,换言之,美妙的音乐固然与琴有关,但首先必须有精通音乐的高明的琴师。
  谁没听过琴呢?但人们未必知道,无论是摔琴、断琴,还是看琴,都有不少奥秘与玄理,信不信?不信请思考一下,如果让你前去听琴,你首先注意的是什么?是琴,还是琴师、琴声?抑或是包含在琴声中绵长的思绪或琴声提供的那个奇妙的氛围?在各不相同的答案中,也将包含着人们对音乐的不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