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1期

专家谈养生·保健养生看中国

作者:杨燿铭




  中国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国家,这些自然条件及悠久的人文历史造就了中国在国际预防保健潮流的竞争实力。
  近十年来,国际间的主要竞争产业都围绕在高科技的电子、通信通讯及计算机产业,但这些都不是中国可以在国际上稳居龙头的产业。因而,我们要谈中国究竟可以在什么产业上成为领导世界潮流的代表,可能最快速可以建立的就是“预防保健用食材”的产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所谓的高科技电子或通信产业的流行趋势下,人类的生活变得紧张且充满了不确定的危险性,高能电磁波、辐射等等伤害人体的污染源随时会出现在你周围。这就像你必须用手机,希望通话信号强,所以发射基地台可能就在你家的顶楼或隔壁,这些造成重大伤害的电磁波与你时时为伍,但你又不知道;你每天用手机超过2~3个小时,常常莫名奇妙头痛或情绪失控,就是过度电磁波对脑神经造成伤害的结果,这些都是所谓的进步伴随而来的问题,由于不会马上造成疾病,所以常常被忽略。那些所谓的科技新贵或都市白领特别容易罹患癌症、脑神经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及忧郁症候群,正说明这项隐患。
  生病了要吃药,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但是像上述这些亚健康的人(可能包括大部分的人)还没有达到生病的阶段,该怎么办?这些问题其实在欧美及日本很早就发生,所以在20多年前就有健康食品在市场上出现,而这些能够作为增进健康状态或改善身体症状的食品,都是因为其中含有一种或多种来自天然或经人工培育的保健食材,它不同于西方多数经化学合成或分解而成的药品,强调的是天然、无毒性。固然,天然的东西不全是好的,人工的东西也不全是坏的,但是人工化学合成药物对人体会产生副作用及伤害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因此最近被全球经济学家公认作为21世纪将会蓬勃发展的生物科技产业,不断地发展出跟保健相关联的产业种类,就不是一件奇怪的事了。其中保健食品跟它们所要应用的保健食材就是一个最热门的话题。因而,在这个产业的世界竞争中,中国其实具备了六大优势:
  
  一、历史悠久的使用经验累积
  中国自古以来的各种医书中就有如何利用天然动植物作为药物或日常保健食补的记载,东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现在更被全世界很多国家所研究;加上最近被全球关注的藏药,精确的利用矿物及植物作药,也是国际保健业者研究的对象。
  
  二、天然资源的雄厚基础
  热带、亚热带、温带到寒带气候条件均具的农业及林业基础,海洋、低地、平原、盆地、丘陵、高原、高山及沙漠地理地形条件完善的栽培与养殖环境,显示出中国具备雄厚的天然资源,可以种植出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的作物,可以养出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的动物,再说中国本来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材国之一。
  
  三、基础科研与生物科技的条件
  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基础科研一向侧重和农业相关的领域,或许前十年还看不出成果,但是在各地大学、研究机构所积累的基础科研人才与实力,绝对可以保障保健产业未来的人才需求。加上在微生物学、发酵技术、菌种分离及保存技术、有效成分分离及单离技术、超临界提纯技术上的丰厚基础,就是最佳的竞争实力。
  
  四、临床研究资源的普及
  全国各地与医学、生物及农业相关的大学院校系所都可以提供细胞体外实验、动物实验等临床实验的合作,而各省市的食品研究所也都有能力提供产业界专门的协助,这些资源都不是其他国家所能跟上的,欧美国家也会委托中国机构做动物实验甚至人体临床试验,这又是一项竞争力的表现。
  
  五、广大的内需市场
  任何地区要发展产业,不管条件多好都必须有内需市场的支持,否则在产业发展初期就面对关税壁垒和语言文化的障碍,发展一定就会受限,最典型的就是日本以1亿人口的内需市场撑起了这么多世界性的产业。中国的13亿人口本来就是全世界企业觊觎的目标,这又是一个世界第一的竞争实力。
  
  六、华文化的世界趋势
  全球500强企业都有人才进驻到中国,这些高层的管理人才其实就是受到最高文明病威胁的人,所以他们最懂得如何保养自己。这些人当中多数对中国保健医学的了解度及热情都高过绝大多数的中国人,这就是华文化的最佳推动力。这些顶尖的意见领袖群,必将是中华养生保健潮流向全世界推广的最佳见证。
  接下来的几期专栏我们将为各位读者介绍中国已经开发完成,在全世界销售或者经研发及市场调查,具备成为全球第一竞争实力的保健用食材系列,从蜂产品系列开始,陆续介绍蚕桑养殖业、禽蛋养殖业、中药养生茶业及茶树花栽培业等各项已开发及即将开发的产品。
  在研究这些产业的特性与现状之后,我们发现中国具有世界第一竞争实力的产业都有一些共通性,也就是他们都符合我们上述所谈到的竞争条件。然而,这些产业中也都存在着一些亟需要解决的问题,最明显的就是这些产业中,中国是向全世界出口低价原料最多的国家,但是产生的金额却相对的低很多;利用这些原料做出来的产品,价格高的很多,全世界也都流行,可是却看不到中国品牌的商品,个别中国品牌的商品还常常被人家拿来作负面教材。
  中国的产品难道就不能脱离劣质商品的不良形象吗?是没有能力做到还是我们不愿意去做?接下来几期,笔者将以多年的观察以及世界其他保健食品市场的经验与研究所得,为各位读者做介绍,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