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2期

沪上优秀历史建筑之一:瑞金宾馆

作者:薛理勇




  瑞金宾馆坐落在市中心的瑞金二路118号,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下辖的国宾馆之一,我国许多国家领导人在沪视察和工作时会下榻此地,一些外国元首访问上海期间,也被安排在此。所以,在我们年轻的时候,瑞金宾馆总会带着一种神圣的、神秘的气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瑞金宾馆也已对社会开放,我们才有机会进入宾馆,了解这幢建筑的历史和现在。
  瑞金二路在租界时期为“法租界金神父路(Pere Robert Rte)”,而在1937年上海字林洋行出版的《China Hong list》(《中国商业行名录》)的《Shanghai street Directory》(《上海街道名录》)中记录:
  Pere Robert Rte 118 Mr H.E. Morriss,就是说,金神父路(瑞金二路)118号的住户是一位叫H.E.Morriss的先生,即亨利·马立师。
  马立师的祖辈叫约翰·马立师(John Morriss),大约在1860年,他和他的另一位叫亨利·雷士德(Henry Lester)的英国同胞搭乘货船来到了上海。亨利·雷士德是一位建筑师,也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的准会员,他到上海后先入工部局任测绘员,两年后就创办了“德和洋行”(Lester.H),并逐渐发展成为上海最著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之一,该洋行设计和承建的不少建筑已被列入上海近现代优秀保护建筑。而约翰·马立师则与一位叫刘易斯(George Lewis)合伙创办了“马立师洋行”(Morris&Co.),开始代理航运业务,后来转为经营上海的房地产业务,并成为上海的房地产巨商。
  约翰·马立师在上海有两个儿子,大的即亨利·马立师,小的叫高登·马立师。他们出生在上海,但从小就被送到英国读书,并都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回上海后,亨利·马立师继承父业主持马立师洋行,但他更多的精力在经营上海的房地产业,今上海人民广场东南的地方旧俗名“马立师”,而以西的地方旧俗名“新马立师”,就是以这里的大部分房地产属马立师家族而得名。实际上,今大沽路旧名“马立师路”,这里有一个在上海颇有名气的菜场——大沽路菜场旧名也叫“马立师菜场”,四周还有不少带有“马”字的里弄,如马安里、马吉里、马乐里、马德里等均是马立师的产业,马立师家族已是上海的“房地产大王”。
  旧上海有租界,租界初建时面积不大,以后不断地扩展。在1914年之前,法租界的西界在今天的重庆中路,而1914年法租界扩张成功后,它的西界伸到了今天的华山路,南界则到了肇嘉浜(相当于今天的肇嘉浜路、徐家汇路)。租界的城市化进程扩张前后,马立师就购进了相当于今天的瑞金二路、永嘉路、陕西南路、复兴中路相围的估计共200亩的土地,这块地方就被当时的上海人叫做“马立师花园”。
  没过几年,这里的地价就飞快上涨,马立师就将这块土地东南角(相当于今瑞金二路复兴中路转角,门牌号为瑞金二路114号)的约36亩土地卖给了日商三井洋行,三井洋行在这里兴建住宅,并规定为三井洋行上海分行的大班住宅。
  三井洋行是日本著名企业,1876年创办于日本东京,称“三井物产会社”,在中国的机构被叫做“三井洋行”。这一年,日本的对华贸易刚刚起步,当时,中国几乎没有煤炭开采业,而煤炭又是轮船的主要燃料,三井洋行通过租船的方式将煤炭运往中国,一部分提供给上海煤气公司,另一部分提供海轮供应商。仅几年后,三井洋行就控制了上海的煤炭市场,他们在上海的事业发展十分顺利。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又向“三井”注入大量资本,使它成为日本最主要的对外贸易集团。1906年时对外贸易总额达1.7亿日元,占日本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5,而上海分行又是三井洋行在中国最大和最主要的分行。
  三井洋行大班住宅由日本留美建筑师平野造勇设计,住宅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是带日本风格的西洋建筑。主建筑为假三层砖木石混合结构。主立面朝南,面对大块草坪;主立面两侧对称,设计为连续拱券柱廊,三层为平台;东面入口设计一圆拱,两侧平弧拱的雨棚,小汽车可以直接驰进雨棚,这里也是建筑的主出入口。该建筑较大的亮点是在东南二层上设计为芒萨尔式屋顶,与红砖相映辉,使建筑显得古朴而典雅。
  三井花园也是按日本庭院设计和建造,西面和南面建有石质的低围墙;园内水池曲折,精致的小桥和低垂的小树,景致优美。原来园内种植了许多樱花,每当樱花盛开时,花园只向日本侨民开放。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三井花园作为敌产被上海敌产管理委员会接管,并由国民党三民主义青年团(简称“三青团”)上海总部使用。解放后由“军管会”接管,后作为瑞金宾馆4号楼,如今则为沪上著名的餐厅。
  马立师花园建于1924年,由高登·马立师设计,建筑占地约1200平方米,砖木石混合结构,属英国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平面呈“L”形,“L”形的长边为主楼,短边为副楼。建筑的墙体及屋顶均以清水红砖和红瓦,墙隅配以灰白石材,色彩对比度不十分强烈,使整体显得华丽而不失典雅。
  主楼的主立面朝南,面临大块的草坪,以居中的客厅为中轴线,两侧略向外突出,不严格对称,也真是如此,使建筑的主体效果显得更加明显。
  主楼的背面(即北面)建有雨棚,汽车可以直抵这里,这里也是进入大楼的通道。进门后即主楼的客厅,全部用柚木作护墙板及装饰,在大厅的中部设计有非功能性的大理石柱,既起到良好的装饰效果,又起到建筑空间的分割作用。柱的一头是公共空间,即客厅,柱的另一头就是私人空间,一般客人会自觉地不进入私人空间。
  越过柱子后就是一扶梯,它是步入二楼的通道。约翰·马立师在青年时就来到上海,而亨利·马立师和高登·马立师则是出生在上海的侨民,所以,他们的中国情结是很深厚的,在通往二楼的扶梯上,他们特地设计一如中国屏风,而屏上有双龙戏珠、孔雀开屏、万年青等很传统的中国吉祥图案,也许,主人想通过装饰来表达他们对中国文化的钟爱。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次日,日军进驻租界。马立师家族没能逃脱日本人的迫害,他们被关进了集中营,后来被遣送回英国。马立师花园也被日本人接管。日军战败后,马立师花园又被上海敌产管理委员会接管,一度作为国民党“励志社上海办事处”,解放初是华东军事管制委员会使用,后改为瑞金宾馆1号楼。
  1928年,法国商人邵禄集资150万元准备在上海创办“逸园跑狗场”,跑狗场需要一块足够大面积而又闹中取静的土地,他们就想到了马立师花园的西部还有一块估计有80亩的空地,并立即与马立师联系。马立师意识到,跑狗场是一不错的项目,在上海有广阔的前景,于是马立师欣然同意,但前提是,马立师的一部分土地作价后参股,于是马立师也成了逸园跑狗场的大股东。逸园跑狗场开办后就成了上海主要的游乐场所,每年也创下了巨额的利润。可是好景不长,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跑狗场的经营权落到了日本人手里,并规定,跑狗场收入的一半充作日军军费,逸园跑狗场已感到,如此经营实在无利可图,干脆关门大吉。解放后,跑狗场被改建为可容纳14000余名观众的“文化广场”。
  大约在3年之前,东方电视台的《星期五档案》要做一期“马立师花园”的纪录片,我作为特邀嘉宾作陪。当我进入马立师住宅后,发现大厅的墙上(实际上是原墙炉的上面)挂着一帧标明是“本杰明·马立师”的肖像照,管理人员告诉我,这是上海市社科院某机构提供的。我知道本杰明·马立师与亨利·马立师有亲属关系,但并不是一家人,于是我告诉他们:“你们把人弄错了,本杰明·马立师的家在现在的复兴中路,他与马立师花园的主人亨利·马立师不是同一人”。想不到瑞金宾馆的工作人员也告诉我,他们已经知道弄错了,他们还告诉我一个有趣的故事:
  几年前,瑞金宾馆接待了一位年过八旬的英国老太太,她就下榻在1号楼。老太太感到很纳闷:这幢房子怎么与她年轻时的男朋友的家,不论是外观和内装修几乎一模一样,于是她就向服务员打听,这幢花园洋房的原来主人是谁。当服务员告诉她,这幢花园洋房的原主人是一位叫马立师的英国人时,这位老太太几乎被惊呆了,因为他的那位朋友也叫马立师。
  回国后,老太太把她在上海的“奇遇”告诉了朋友马立师,而马立师只知道他的祖上曾长期生活在上海,并在上海拥有房产,但是并不知道上海的国宾馆——瑞金宾馆是他们的祖宅,于是这位马立师从旧相册中找出不少他祖上在上海拍的照片,也连忙赶到上海,住进瑞金宾馆1号楼,当然,他带来的相片也赠送给了瑞金宾馆。
  马立师在大厅里发现了“本杰明·马立师”的肖像照,那位英国马立师告诉宾馆工作人员,这位马立师并不是他们的家族成员,可能是他们的一位远方亲戚,因为,他在祖上留下的相册里见到过这位仁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