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3期

阿婆茶

作者:钱张帆




  茶文化,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与茶有关的传说,不计其数。在淀山湖畔,有一种“阿婆茶”别有风味。“烹茶待客至,得味有诗来”。昔日文人茶客,饮茶讲究艺术与情趣,“一杯在手,情兴盎然”。
  商榻镇,依水傍湖,小桥流水人家。平时好客的阿婆只要得知邻家的嫂子、大阿姐(姑娘)、新娘子厂休在家,就会热情相邀到家里吃茶。至于阿婆之间,一天喝三次茶是少不了的事。过去,村里人住的都是低矮的小屋,白天,小椿凳随地一放,吃茶人围桌而坐。黄昏里,灶角上点亮一盏油灯,阿婆们三口茶一根咸菜边吃边聊,大伯坐在漆黑的柴舱里抽着水烟筒。有道:“饮茶如饮酒”,宁可一日无油盐,不可一日无茶。
  或许习惯成了自然,天刚一亮,便响起熟悉清亮的乡音,就是——喊吃茶。一年四季,邻里庄外你来我往,农家客堂廊棚里碗盖叮当,茶水飘香。唐朝卢仝的“七碗茶歌”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由此想来,故里老妪茶瘾大,难怪活了近百,依旧腰板硬朗,谈笑风生,或许这与饮“茶”有着密切的关系哩。
  往昔,商榻农家人的小屋里,家家制有一只壁灶,乡亲习惯叫做“烘炉”。那烘炉里专烧树干柴块,煎出的水泡茶香郁解渴。如今,日子过得红火了,家家都盖了楼房。但乡亲们还是想方设法在白瓷砖灶上留一口烧水的小锅,或者在灶壁里面镶一个可放水壶的炉。形式上看除了小巧玲珑,也卫生了许多。当然有不少人家早就用上电水壶、液化气灶了。
  大凡上了年纪的乡亲,则认为烘炉里煮的水泡茶酽而香淳,且越窜滚茶味道越浓郁解渴。那时候,小屋里的烘炉旁边,备有一根尺把长的竹杆筒,木柴火熄了时用它来吹燃,这是一种古老而别具风味的煎茶方式叫“炖茶”。
  炖茶的水壶,外黑里香。在泡茶之前,先点好茶酿,茶桌上放着几道腌制的酱菜,客人来了再把碗茶沏满。串门吃茶的阿婆总要随身带些活计。在商榻,阿婆们吃茶做虾笼是一大特色,她们不太讲究茶叶的贱贵之分,礼轻情意重,对一碗碗泡得酽酽的茶,乡亲们是不会嫌它苦涩的。香喷喷的酽茶,回味起来更津津有味……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情;大瓢贮月归春翁,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这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一首著名的《汲江煎茶》。
  关于“阿婆茶”的来历众说纷纭,有关它的故事及传说耐人寻味。
  明清年代,商榻有不少人家相继临江临湖而住,在庄外江岸开出一座座“茶庄”,江上停歇的渔舟商船有之,开水上茶店的人家生意红火,传为佳话。忽然想起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情景了:“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故不少老人说,商榻的吃茶有渊源的历史。至于“阿婆茶”这一吃茶形式,它是从远古承袭下来的一种民间“茶道”。
  追溯中国人的喝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茶的古体字为“荼”,《神农食经》有记载:“苦荼久服,令人悦志。”唐末宋初,江南地方饮茶成风,名门贵族出现“门茶”、“茗戏”,以茶论艺极是风雅有趣。到了元代年间,北方禅教盛行,修禅道家乃至寻常百姓提倡以茶提神,喝茶之风比屋皆是。
  在商榻有不少人家,至今仍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