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7期

渔灯节:胶东渔家“图腾”

作者:陈文念




  渔灯节是胶东渔民的节日,它的形成不过三百年历史,但发展演变丰富了许多内容。现在的渔灯节已是一个热闹喧嚣、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渔民盛典。
  
  渔灯节内涵丰富多彩
  
  只有亲眼见证那一刻的景象,才会真切感受到这不是文学作品里的“夸张”笔法,而是对胶东渔民特有节日——渔灯节的“白描”。
  此刻,胶东渔家流淌着精神徽征,抑或是图腾崇拜,不再是抽象难解的,而是那样鲜活、隆重:人类对于予己衣食富庶的大自然,所表露出的敬畏让人惊叹;人类对于同大海和谐相生,所流露的神往和追求让人感动。正因为深具人文魅力,2006年,渔灯节被列入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渔灯节流行于胶东渔村,是山后初家、山后陈家、山后李家、山后顾家、沙窝孙家和芦洋等6个渔村的共同节日。不过各村节期各有不同:山后初家、沙窝孙家、山后陈家为正月十三,山后李家、山后顾家、芦洋为正月十四。渔灯节是海上渔民的狂欢节,而规模最大的要算山后初家村。
  “渔灯节”最早是从我国传统的正月十五闹花灯的习俗派生出来的,正月十五老百姓讲究点灯、送灯,送灯送到“海神庙”、“龙王庙”。后来,渔民发展成把灯送到海上,随浪而飘,一来祈盼一帆风顺,二来盼“海神龙王”能带来好运。再后来,渔民们感到这海上送灯一事与正月十五送灯到神庙祭拜有些重复,需要有自己的方式和时间去祭祀,于是就选中正月十三和十四,成为渔民自己的“送灯节”。这个“节”民间就叫做“渔灯节”。
  首先渔民们头几天把五颜六色的彩旗挂在桅杆顶上,在船头上贴上祈盼一帆风顺的对联,还在船头、船舱口、船尾贴上斗方“福”字,以求“福”到船家。正月十三这天,渔民们在自家准备好酒菜,杀好猪,蒸好着彩的饽饽,把猪头、饽饽、酒菜、供香、佛腊、烧纸、鞭炮等等都放置在几个“柳斗”上,摆好后在猪头上洒一点猪血,或在“柳斗”梁上系上红绸彩花,这两种做法的意思是“发血财”、“挂彩(财)”。祭拜供品摆好后,渔民们自家开始大摆酒宴,吃酒庆祝,一来祝当年丰收,二来祝来年更上一层楼。吃罢酒后,午后一点左右,渔民们开始各自从自家出动,抬着供品“柳斗”一路走一路放鞭炮,而且走一段儿要有几个双响鞭炮开路,这样锣鼓声也响了起来,随之而来助兴的秧歌队,更是伴随着锣鼓点扭个沸沸扬扬,观看的人群如潮水般涌向街头,一刹那,更感觉到是一个“战役”突然间打响了。霎时间,鞭炮声便响成了一片,犹如闪电擂动着狂潮,春汛挟来万壑雷鸣,把个小小的渔村,生生地抬上了半空,只一阵工夫,鞭炮的纸屑就像一条红地毯,铺满了大街小巷,铺向了田间地头,也盖在了大海的碧波之上。喜庆的鞭炮,飞扬的纸屑还像是甩动的红绸,舞得天红了,地红了,春天也红了。
  
  渔家“图腾”盛景
  
  这是节日的主场。祭海的队伍从四面八方汇聚在这儿,渔民们则随队伍涌向码头,形成了强大的旋流,掀动着狂欢的高潮。人们在这儿倾注全部的真诚,开放出生命的各种态势。他们拥挤着、欢闹着把鼓乐声、鞭炮声、秧歌声与海涛声融合在一起,再也分不出哪是海上,哪是地上,哪是海浪,哪是人潮了。
  码头上的船则紧紧相依,连靠在一起。一般几百只、上千只不等。片刻间,抬“柳斗”的渔民们迅速把鞭炮、供品及“柳斗”一起送到船上,然后开始挂鞭炮。所有的桅杆、吊杆上都挂满了又粗、又大、又长的鞭炮(一挂在两三万头以上),每船要挂十挂以上。这时,锣鼓响起,船家开始陆陆续续燃放鞭炮,岸上的渔民开始载歌载舞。随意拿一红绸,系于腰间,随“奏点”扭摆,秧歌队则更是欢跳无比。他们用厚厚的脂粉,填平了脸上那海风刻出来的深纹;他们用流油的希望润滑着风浪锈蚀的骨节腕儿;他们用彩包的绸布兜来了绮丽的海霞;他们忘情地跳啊舞啊,全不顾什么节奏和旋律,只是把心中的那份真情、那份快活释放出来,自由地宣泄着。没有了表演的花哨,更多是真挚情感的流露!我似乎看到他们心里那轮红彤彤的日头,已经跃出了水面,跃出了心坎,金晃晃地在祥云的簇拥下高高地升起来了。他们一定听到了鱼群的欢叫,一定看到了满舱的鱼虾……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祥和中,他们把自己照亮成一个未来的日子了,面对丰硕的收成,他们让自己尽情地美丽着。
  闹了一段时间,渔民们开始把“柳斗”置于船头,摆上“佛腊”点燃,摆放好猪头、饽饽、酒菜等供品。酒要拿出一部分洒在船头的甲板上和海里,把带来的黄纸烧了,投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