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9期

风味浓郁 价廉物美

作者:张 坚




  “萨莉亚”的店堂并不大,米黄色的墙壁和欧式吊顶,挂几幅欧洲风情的油画印刷品。前后两个大厅,各有三四十张桌。我特别欣赏两尺见方的小餐桌,面对面只有两张椅子,桌上的小竹篮里面放着两副刀叉和银匙,两个白瓷小碟子,银色金属架上有一小瓶黑胡椒和一小瓶细盐,这种布置简洁温馨,别具匠心,好像与客人心心相印。桌上还有个大口玻璃杯,存放很多餐巾纸,任你取用。
  傍晚五点半,“萨莉亚”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沿着墙壁有一排圆凳,我们坐下排队,前面有十几位,不一会儿,后面也生出了长尾巴,不停地往前挪。15分钟以后,服务员领我们走到靠窗的小桌旁,递来一份长形的彩色菜单,有很多鲜艳欲滴栩栩如生的照片。沙拉五六种,生菜黄瓜和樱桃番茄洋葱丝打底,上面有鲜嫩的去壳大虾或者小虾,有薄如纸片的深绿海带,有切成方块的粉红火腿,还有金枪鱼做成一个圆球,好像一团巧克力冰淇淋。检验沙拉,我的经验是,叶要干而脆,水分饱满,嚼在口中嚓嚓作响。沙拉酱经搅拌以后全部裹在菜叶上,不滞留盘底。后来我了解到,“萨莉亚”对沙拉要求很高,采摘清洗切配都控制在4℃。这样的沙拉在美国也不是每家餐馆都能做到的。
  我翻着菜单说,美国的羊羔小排都是进口的,这里太便宜了。羊羔小排端上来,骨细如指,形似食指和中指之间的虎口,一口一个,鲜嫩多汁,边上是水煮的花椰菜和玉米粒,黄绿相配,恰如其分。饭后,甜点上来了,朗姆葡萄干慕斯和蓝莓忌士蛋糕,货真价实。好友一边吃一边问我,与你做的西餐相比,相差有多远?当然比我做得好,我说,这是真正的西餐。
  两天后,路过南京西路成都路口的另一家“萨莉亚”,我对女友说,今天我请客!我想试一下他家的牛排。西餐的牛排除了料好,更在乎火候,不能煮得十分熟。我对招待说,只要五分熟。牛排上来后,我用刀轻轻一按就切开了,忍不住对女友说,好东西啊,实在舍不得一人独吞,你也尝一下吧。她吃了以后说,从来没有吃过这么鲜嫩的牛肉。她特别喜欢甜食,说要带回去给父母尝尝。餐后,我们买很多甜食,装盒分别带回家。
  第三次上“萨莉亚”是为了吃番茄酱碎牛肉面条,这是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意大利面食。意大利面条在面团里加鸡蛋和橄榄油,水煮时还得加少许盐和橄榄油。牛肉末要在番茄酱里小火焖上几个小时,和忌士粉一起拌入沾在面条上,越嚼越有味。一起去吃的老朋友从来不爱吃西餐,却对面条啧啧称赞。后来我还尝试了其他品种的比萨和盖浇饭,味道都很好。唯一不敢恭维的是蔬菜汤,太清薄,味略咸,没有西餐的浓汤美味。
  自从认识了“萨莉亚”,每每朋友聚会,我就说,去“萨莉亚”吃西餐吧。我好像成了义务推销员,拿着“萨莉亚”的名片,把上海各处的地址都告诉大家。“萨莉亚”的董事长是日本人,叫Shogaki,在读大学以前,曾经师从经验丰富的厨师,深信“美味=原材料”的真理。出师后他一边在大学读科技专业,一边经营第一家“萨莉亚”餐馆,那是在1967年,只有36个座位。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餐厅的生意变得越来越好。可是1969年的某一天,一场大火摧毁了萨莉亚。Shogaki先生没有灰心丧气,反而以此为契机,开始对世界各大餐饮进行研究,计划卷土重来。当时意大利菜在日本并不普及,他前往实地考察,意大利餐饮文化的理论与日本相同,发挥原材料自身的美味、崇尚健康平衡饮食。于是,新开张的“萨莉亚”成为意大利餐馆。
  上海的“萨莉亚”有很多原料从欧洲直接进口,所有的烹饪工艺与日本的“萨莉亚”相同。Shogaki先生相信“真正好的东西,应该既便宜又好吃”,用连锁经营解决了这个难题,让日本人吃意大利面条提早了10年。现在,Shogaki先生想让中国人提前10年吃意大利面条。据说,去年上海只有10家“萨莉亚”,顾客近2000万,今年增加了到20家店,预计顾客将达3000万以上。
  回美后,我与日本朋友聊天说起“萨莉亚”,她的眼睛顿时发亮:我们从小就去吃,是日本唯一的意大利连锁餐厅,价廉物美,经营得非常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