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1期
智慧行囊
作者:李忠东
很多年前,一位父亲领着儿子去看篮球赛。小男孩饶有兴趣地观看这场势均力敌的比赛,可迷惑不解的是,为什么大人们总是不厌其烦地爬上梯子,从钉在篮板上的篮筐里把投进去的球取出来。他脱口说道:把篮筐的底剪掉,不就能够免除用手把球取出来的劳累吗?此话一出,大人们如梦初醒,恍然大悟,于是铁篮圈套上网子的“篮网样式”便开始时兴,沿用至今。
的确,篮球运动兴起之初,比赛时因为要有专人爬上梯子拿出投进篮筐的球而大煞风景,不得不时断时续地进行。即使后来苦思冥想出多种把球取出的办法,有的甚至设计了一种机器,只要在下面轻轻一碰,即可把球弹出,也无法让篮球比赛增添激烈紧张的气氛。
然而小男孩提出去掉篮筐底的建议,却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困扰人们多年的“难题”。为何如此简单不过的“一剪”,却让包括有识之士在内的那么多人都未曾想到过呢?究其原因,在于无形的思维定势禁锢了人们的头脑。它就如同那个结实的篮筐,将我们的头脑像篮球一样“囚禁”其间,才会做出为了取出篮球而去爬梯子、造机器等现在看来愚笨至极的举动。
在人们的心里,总是把创新想象得太高深、太神秘,高不可攀;将其视为智者的专利,是一项艰苦而深奥的工作,创新对自己简直遥不可及。其实,创新并非都是高深、神秘、复杂的,有时竟然是那么的简单,关键在于平日的生活和工作中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生活原本并不复杂,可是许多时候却会碰上将自己紧紧套住的“篮筐”。正因为如此,我们十分需要像聪明的小男孩说的那样,把“篮筐”的底用剪刀剪掉。
把电梯装外面
柯特大饭店是美国圣地亚哥市的“老字号”,享有盛誉。由于原先配套设计的电梯狭小不够用,因此计划再增加一部。老板请来了全国一流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大家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最理想的办法是在每一层楼面上凿开一个洞,将新电梯直接安装起来。
当老板和专家们在饭店前厅商量具体的施工事宜时,在旁边听到他们谈话的一个清洁工忍不住说: “每一层楼都要凿开一个洞,饭店里面岂不弄得乱七八糟、尘土飞扬? ”
“这当然是无法避免的。”专家瞥了清洁工一眼,不以为然地说。
“我觉得有一个办法,”清洁工又说,“施工期间不如关门算了。”
老板连连摇头:“那怎么行! 一看到酒店不营业,别人还以为饭店倒闭了。而且这样做,还会减少收入。”
“先生们,如果换成我来设计,倒不如干脆把电梯装在饭店大楼的外面。”清洁工不经意地说。
老板和专家们听了这话,相视片刻,觉得言之有理,无不为之叫好。于是,把电梯装在楼外的近代建筑史上的伟大变革出现了。
经验固然重要,但内行常常因此很难跳出圈外或站在外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结果习惯受制于“行规”或逻辑思维,往往自缚手脚,甚至钻牛角尖。既然少了许多幻想,当然也就错过许多创新的机会,与成功失之交臂。
放下便无烦恼
一天,一个欧洲观光团来到美国西部一个盛产草帽的美丽山村里。其中一个名叫维克利的法国商人在摊点上发现一种好看的小圆帽,心想要是将它们运到巴黎,女人戴了该有多么的时尚风情,一定很畅销。
“先生,请问这种小圆帽多少钱一顶?”维克利连忙问道。
守摊的老人笑着回答说:“5美元。”
维克利心里盘算:哎呀!这可发大财啦。他接着问:“我想买200顶这种小圆帽,您打算每顶优惠多少钱?”
“如果您要买这么多同一种样式的草帽的话,每顶至少要10美元。”老人语气很坚决地说。
维克利迷惑不解,几乎喊了起来:“这是怎么一回事 ?为什么 ?”
“先生,您有所不知!”老人解释道,“如果您只买一顶这种样式的草帽,我编织起来就很简单。即使您买200顶不同样式的草帽,我也能毫不费力地将它们编织出来。然而要我编织200顶相同样式的草帽,对我来说实在是太乏味太烦人了,所以您应该付给我至少多出一倍的钱。”
维克利百思不得其解,老人的话道理何在?
或许,在发财致富的激烈竞争中,生命里除金钱以外的许多东西已经被不少人所遗忘。可不是吗? 成天名利缠身,快乐何在? 处处陷入你争我夺的境地,快乐在哪里? 时时心事重重,不堪负荷,快乐何处寻? 其实,一个人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物品并不多,生活中只要有自己够用的东西就行了,别的统统可视为累赘。今天,当人们为追求过多繁复而身心疲惫、活得太累时,不妨反思一下:即使家有万斗粮,自己也不过日食三餐;哪怕是置了千间屋,夜晚有半张床睡觉足矣。将生活中不必要的东西全部卸去,就会发现贫困不足道,奢华不足羡,身心倍感轻松,心境趋于平静。
那位山村老者的话初听起来似乎有点荒诞,实际上却表明他真正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简单”是“金”,“放下”是“乐”,听起来颇具禅语之味,却道出了生活的初衷。只要心无挂碍,什么都看得开,放得下,何愁绽放不出发自内心的微笑。
省钱搬家妙法
大英图书馆的新馆竣工交付使用后,当务之急就是把图书从老馆搬到新馆。按理说,请搬家公司就行了。可是由于藏书丰富,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搬家费按预算高达350万英镑。面对这一大笔费用,图书馆无力支付。馆长心急如焚,随着雨季来临,年久失修的旧馆将漏水严重,图书就会遭殃。
就在这时,一位工作人员自告奋勇地找到馆长,提出一个只要150万英镑就可以搞定的搬家方案。馆长听后喜出望外,因为减少了一大半的费用,馆里能承担得起。工作人员接着说:“馆长先生,主意也是商品,如果没有把150万英镑全部用完,剩余的钱应该归我。”馆长表示完全同意,于是双方签订了合同。
随后,工作人员的方案实施得很成功,不但所有的图书安全迅速地搬到了新馆,而且开支很省,150万英镑连零头都没有花掉。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搬家方案呢?说起来一点也不稀奇!那就是大英图书馆将一则消息刊登在报纸上,其内容如下:从即日起,市民可以到大英图书馆无限量地免费借阅图书,唯一的条件是从老馆借书,到新馆还书。
有时候,我们遇到问题总是从老路子出发加以解决,可往往不得要领。这时候,不妨想一想,是不是我们的思维平面化了,是不是我们只用了平面的经验,没有用立体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如果从立体的角度全新对待问题,也许困难就迎刃而解了。
镜子有何作用
电视台正在做一个综艺节目,主持人问对面坐着的嘉宾:“大家都可能注意到,电梯里面挂有一面镜子,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有的说可以用来检查自己的着装仪表,有的讲能够靠它发现身后是否有不怀好意的人,有的认为镜子使人的视觉空间得以扩大……尽管主持人一再加以引导,但嘉宾们还是无法答对。
最后,他只好将答案和盘托出:“残疾人摇着轮椅进了电梯后,一眼便能在镜子中看到楼层的显示灯,再也不必非常麻烦地转身了。”
“是呀! 这么简单的问题,我们怎么会想得那么复杂,结果答不正确呢? ”其中的一位嘉宾感慨道。
不错,我们思考问题时,总愿意拓宽思路。遗憾的是,我们往往以自己为圆心,去海阔天空地想象一番。
古墓里的奇灯
在丛山峻岭中,一位考古学家找到了一座很神秘的古墓。通过对大量史料的考证,确认里面埋葬的是一名千年前的王侯。由于坟墓通道设计复杂,考古学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破解重重机关,才得以进入墓室。然而,刚推开墓门,就见棺木上方悬挂的一盏灯还在点燃,发出可怕的幽幽绿光。他被吓得汗毛竖起,本能地转身就逃。
另外几位考古学家听说此事,几天后赶到了这座古墓。这次,并没有看见灯在燃烧。他们顺利地取出文物,初步鉴定这是一次重大的考古发现。
研究表明,那盏灯的燃料里含有大量的磷。在墓穴被封闭之后,里面的氧气逐渐耗尽,灯会自然熄灭。可随着墓室的门被打开,磷的燃烧点很低,在进入的新鲜空气的作用下便开始自燃。过了几天,磷用尽灯就无法点燃了。第一位考古学家误以为那是一盏不可思议的燃烧了一千多年的古灯,巨大的恐惧感使他失去了一次成功的机会。
固定的思维模式会使人迷惑,难以看清事物的本质,从而成为人生的大敌。只有在具备了将思维的枷锁打开的勇气和智慧时,成功才有可能与我们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