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1期

食品添加剂的利弊

作者:郑 民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的品质及色、香、味或为了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或天然物质。它能增强食品的感官性状,防止腐败变质,延长保质期,但若使用不当也会引起人体的毒副作用。
  
  甜味剂
  
  1、天然营养型甜味剂
  此类甜味剂中普遍使用的就是蔗糖。它的甜味纯正爽口,但热量较高,约为每克3.96千卡,多食易导致肥胖、高血脂、糖尿病、龋齿等疾病。
  2、合成营养型甜味剂
  因为不受人体胰岛素的制约,常用作糖尿病与肥胖病患者的甜味剂,还有防龋齿作用。常见的有山梨糖醇、木糖醇、麦芽糖醇等,甜度与热量均小于蔗糖。
  3、天然非营养型甜味剂
  因其高甜度、低热量、低价格,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而愈来愈受重视,近来发展比较迅速。如甜味菊苷、甘草、罗汉果提取液等。
  4、合成非营养型甜味剂
  如阿斯巴甜(甜味素)、阿力甜、安赛蜜等。 它们的甜度是蔗糖的十几到数百倍,摄入后一般能参与机体的正常排泄,在人体中不会吸收和蓄积,是比较理想的高效甜味剂。但糖精可能引起尿道癌和膀胱癌。
  从人体健康角度出发,在日常饮食中应提倡尽可能食用低糖食品,或按规定使用适量合成甜味素以代替蔗糖。
  
  发色剂
  
  它是一种本身并无颜色,但能与食品中原有的色素互相作用而产生的具有稳定颜色,或使食品中已褪之色得以恢复的物质。目前争议最大而又经常使用的发色剂是硝酸盐类,即硝酸钾(火硝)、硝酸钠(皮硝)和亚硝酸盐。它们常用于肉制食品,如肴蹄、叉烧、午餐肉、香肠、火腿等中,能与肉类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结合而使肉色鲜红,诱人食欲。硝酸盐虽对肉毒杆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但因其产生的亚硝酸盐能与肉食中的胺类结合生成致癌物——亚硝酸胺,故应严格按规定使用(肉类中硝酸盐用量小于每公斤0.5克,亚硝酸盐用量小于每公斤0.15克),或在酸性条件下使(食)用(加适量维生素C 或醋)使亚硝酸胺分解。
  
  防腐剂
  
  1、天然防腐剂
  它们来自于植物油中的桂皮油、紫苏油、桉叶油等,因其具有极强的抗霉能力,并伴有强烈的植物香味,能巧妙地应用于某些食品中,如口香糖等。
  2、化学防腐剂
  常用于酱油、酱菜、果汁、果酱、食醋、汽水等中的防腐,如苯甲酸钠等。因其价格低,毒性小,防腐效果好,能在人体内与甘氨酸反应生成马尿酸而排出体外,因而普遍适用于PH小于4的酸性物质。但因苯甲酸易消耗人体内的解毒物质,干扰正常代谢,故要限量使用,规定使用量小于0.1%。
  山梨酸钾常用于果汁、汽水、儿童饮料等的防腐。因其对霉菌和细菌都有较强的对抗作用,在人体内能通过代谢变为二氧化碳和水,毒性只是苯甲酸的1/4,近年来国外已有替代苯甲酸的趋势。但因其在空气中不够稳定,易氧化失效且成本较高而未能被大量使用。
  酒精(乙醇)则是一种古老的防腐消毒剂。经测定,乙醇的防腐消毒能力在75% 时为最大,20% 时仍有。这也就是民间在腌制豆腐乳等食品时常用一些白酒的原因。
  
  营养强化剂
  
  这是为了恢复食物在烹制、加工、保存等过程中损失的营养成分或为了提高其营养价值,人为添加的某些营养物质。常见的有:
  1、维生素类
  如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 维生素D等。常用于面点类食品的制作,如面包、饼干等中以增加其营养成分。
  2、氨基酸类
  除L-组氨酸(婴幼儿体内易缺乏,常用于强化婴儿食品或一些贫血患者、外科手术后病人的食物)因在人体内可合成外,其余则常用在米、面等制品之中,有L-赖氨酸、L-色氨酸、L-苏氨酸、L-蛋氨酸和L-组氨酸等。
  3、无机盐类
  无机盐在食物原料中的分布本身较广,大多能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少数无机盐如铁、钙、锌、碘则较易缺乏。缺碘常采用进食加碘盐或海产品来进行补充,铁、钙、锌等元素则使用添加强化剂的方法,如在食品中添加氯化铁、柠檬酸铁、乳酸亚铁等来补充铁;添加柠檬酸钙、碳酸钙等补充钙;添加氯化锌来补充锌等。值得注意的是,氯化锌过量食用会危害人体健康,引起急性肠炎、肾功能损害或严重中毒而导致死亡。
  
  食用色素
  
  1、天然色素
  这是从动、植物体中提炼而得,对人体健康一般无害,且有一定的营养和药用价值,但着色力较弱,性质欠稳定、产量少、成本高。我国允许使用的有:藏红花、红曲、甜菜红、辣椒红色素、叶绿素、虫胶色素、胡萝卜素、姜黄素和糖色等。
  2、合成色素
  它们一般由从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苯胺染料制成,其色彩鲜艳、性质稳定,便于调色与使用,成本低,但大多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有致泻、致癌、导致儿童多动等毒副作用。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只有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靛蓝、苏丹黄等几种,在儿童食品中应禁止使用。
  
  食用香料
  
  1、天然香料
  主要是一些植物香料,有丁香、桂皮、八角、花椒、茴香、薄荷、陈皮、桂花、玫瑰、草果、豆蔻等。它们毒性较小,一般对人体安全无害,但其中豆蔻、茴香、桂皮、花椒和八角等中所含的黄樟素,具有诱变与致癌作用,对人体的潜在隐患不可忽视。因此要注意控制其用量,肝功能不佳或肝病患者应避免食用。
  2、合成香料(香精)
  一般是由多种香精单体配合而成,种类繁多、情况复杂,有的也有一定的毒性。国家允许使用的有脂类香精34种和醛类香精18种,目前使用较广的是橘子香型、柠檬香型、香蕉香型、菠萝香型和杨梅香型等果香型及香草、奶油等香型。
  除上述各类之外,用于食品工业的添加剂尚有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剂、漂白剂、膨松剂、乳化剂、增味剂、增稠剂、酶剂、保湿剂和凝固剂等等,在此不一一赘述。目前世界上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多达14000种以上,能直接使(食)用的有4000余种。经联合国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公识安全的有近400余种。我国目前允许使用的有16大类200多个品种。
  食品添加剂只要使用品种、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在标准允许范围之内,对人体而言就是安全可靠的,相反则利小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