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2期
食品营养标签走进百姓生活等
作者:艾 美
2008年5月1日,卫生部正式发布《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鼓励食品企业在其产品上加注营养标签。今后,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可以根据食品营养标签上所标注的食品营养成分来挑选符合自己健康需要的食品。
《规范》中明确,营养成分表是标有食品营养成分名称和含量的表格。根据规定,食品企业标示食品营养成分、营养声称、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时,应首先标示能量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四种核心营养素及其含量。还可以标示饱和脂肪(酸)、胆固醇、糖、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有了《规范》后,以往食品包装中常见的低能量、低糖、低胆固醇、脱脂、高钙等字眼不能再随便使用,任何产品标签标示和宣传等也将不得明示或暗示治疗疾病的作用。
据营养专家介绍,《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中对居民最具参考价值的就是营养成分表。在购买食品的时候,消费者可以从包装的醒目位置看见一张营养成分表。防腐剂、脱模剂等食品添加剂不属于营养标签标示范畴内。
美国开始立法:餐饮业禁用反式脂肪
美国纽约自今年7月1日起禁止所有餐厅、快餐店、饼店等使用反式脂肪酸。遵照这一规定,所有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一夜之间从各家餐饮企业菜单上消失。至此,纽约成为全美首个餐饮业全面封杀反式脂肪酸的城市。
尽管反式脂肪酸已经被证实对人体健康有害,但食物中含多少反式脂肪酸才在安全范围以内,每人每天摄入反式脂肪酸的量在多少范围内才能保证健康,目前我国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还都没有相应的标准。
在还没有明确的标准限制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的情况下,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在购物的时候,消费者可以阅读一下食品标签,远离那些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尽量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小链接:
反式脂肪又名反式脂肪酸,一般是植物油等食用油经过氢化技术处理后产生的。与一般植物油相比,反式脂肪食用油具有耐高温、不易变质、存放更久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用于生产饼干、面包、蛋糕、炸薯条及其他煎炸食品。但有关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难以被排出体外,容易造成肥胖。更可怕的是,它会令有助于防止血管硬化的“好”胆固醇减少,并使致引血管梗塞的“坏”胆固醇增加。
问:如何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问题?
答:追求感官享受和方便快捷,就难免会和食品添加剂亲密接触,所以不必把它看成毒药或洪水猛兽。与其为了某些食品添加剂惶恐不安,不如多吃新鲜天然的、保质期较短的、口味色泽朴素的食物,这样自然会远离过多的添加剂,也能得到更多的健康成分。
下面是美国网络医学博士最新发表的最有争议的五种添加成分的研究成果。
合成色素在许多果味水、果味粉、果子露、汽水、配制酒、红绿丝、罐头等食品中大量应用。摄入人造色素会加剧孩子的多动症症状。在选择儿童食品时,应尽量远离色彩过于鲜艳的产品。
高果糖玉米糖浆这是一种由玉米制成的糖浆,不仅使用在糖果中,在碳酸类饮料中更为常见。有一种观点认为,它会增加肥胖和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从严格意义上讲,高果糖玉米糖浆不能算作食品添加剂,其实它和蔗糖一样都是糖,都有热量,只是口味更清甜,还有保水性,喝了这种糖浆配制的饮料之后,人们几乎没有饱的感觉,不知不觉就会多喝,从而可能增加肥胖危险。
阿斯巴甜(一种非糖甜味剂)它被作为增甜剂广泛用于风味酸奶、水果罐头、八宝粥、果冻、面包等。它曾引发多种健康担忧,如导致癌症、癫痫、头疼以及影响智力等。但大规模的研究显示阿斯巴甜与上述疾病并没有直接联系。阿斯巴甜的甜度是白糖的200倍,用在食品中的量是极小,故而它不像白糖那样增加膳食热量。
苯甲酸钠英国食品专家认为,饮料同时含有苯甲酸钠与维生素C这两种成分,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生成苯。苯是一种致癌物。但这种说法尚未得到化学专家们的一致认同。苯甲酸钠在人体内能自行代谢,通过日常小便无毒排出;其实人们每天通过呼吸而进入体内的苯比喝软饮料而摄入的苯要多,吸烟、汽车尾气以及油漆、洗衣粉都含有苯。不过,专家提醒,苯甲酸钠在体内的代谢主要是在肝脏部位,对于肝脏功能不好的人,建议少喝饮料。
亚硝酸钠在肉类加工中被广泛使用,香肠、肉罐头等都含有这种添加剂。在我国,亚硝酸钠的使用有严格要求,在肉制品中它的最大用量为每千克加0.15克,在香肠中允许加0.03克。只要不是经常以及大量地吃加工肉制品,就可减少亚硝酸钠的摄入量。(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