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第1期

梦与健康

作者:敖拉哈




  梦是什么?人为什么会做梦?
  人对梦的认识,是从原始人开始的。原始人认为人的肉体中,有一种支配肉体而不是肉体的东西,睡眠过程中这种东西离开了肉体自由自在地到处活动,认为这是“灵魂”。梦和灵魂的观念,形成了原始人的梦、魂、鬼、神等迷信思想基础。
  中国古代远在《黄帝内经》的淫邪发梦说、《周礼》的六梦说、王清任的脑气阻滞说等,均未弄清梦是什么?一般认为,梦是灵魂离身而游,而灵魂外游又由鬼神所指使。又认为梦是吉凶祸福的先兆,是神魂或鬼魂之所示。
  梦的研究与分析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近代研究主要有以下四种学说:
  1.荣格学说:认为梦是日间生活体验的调节和补偿。
  2.霍布森和麦卡利的激活一拼合学说:认为人做梦时眼球运动是桥脑的网状结构细胞放电激活邻近的细胞群,然后把信号传递到大脑的高级中枢,大脑按照以往的经验和记忆,将这些信息拼起来变成为梦境。
  3.弗洛伊德学说:①认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所有幻想和恐怖、深藏的愤怒和挫折感、秘密的虚荣心和强烈的躯策力等全部组成梦象的材料;②躯体内外的感知觉;③被压抑的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情感和意念,早已“遗忘”的童年的生活经验,也可能出现在梦中。
  4.弗洛伊德的梦学说,于1953年开始受到了猛烈的冲击,至上个世纪90年代已被否定。现代科学家认为,无论做什么样的梦,它的材料都来源于现实为中心的精神生活,也就是梦来自于清醒时客观地或主观地体验过程的事物中。梦的刺激的精神来源是清醒时所注意的事物人梦所致。刺激是梦的主要成因,梦是对刺激的干扰的反应。不管梦多么虚幻和离奇,必定有其产生的原因。梦是清醒生活的延续,梦总是与不久前还存在于意识中的观念相联着。
  近代科学家已证实,做梦是大脑高层次的活动。做梦时心跳、呼吸、体温都会出现变化。在睡眠过程中脑神经细胞的某部分仍然延续活动着,为满足个人未经实现的愿望而进行做梦。也就是说做梦是大脑功能活跃的一种表现。
  有人把睡眠比作如同营养食物、空气、矿物质、水等一样,是生命的要素之一。睡眠是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的一个主动的神经过程,是与觉醒状态周期性的交替出现的生理状态。睡眠和觉醒都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普遍生理现象。
  睡眠中眼球快速运动状态下做梦者称为“有梦睡眠”。非眼球快动睡眠不做梦者称为“无梦睡眠”。这两种睡眠状态在一夜之中交替出现4-5次。“无梦睡眠”每次持续约90分钟,一夜约占6-7小时。“有梦睡眠”在刚刚入睡时较短,约5—10分钟,以后逐渐延长到30-50分钟,一夜加起来90—120分钟。有梦睡眠只占睡眠的1/4-1/5,而大部分的时间里是不做梦的,说整夜做梦是不科学的。当然说从来不做梦也是不对的,因为梦是正常睡眠的组成部分。
  梦对健康有益,这是因为:
  1.睡眠中脏器依然工作,神经系统不完全休息,精神活动不完全停止,做梦就是其表现之一。做梦能使乳房功能恢复,做梦期间大脑处于既放松又兴奋的特殊兴奋状态,脑神经细胞产生生化反应,使脑细胞蛋白质合成达到高峰,脑血流量增加,并带来氧和养料,把代谢产物排泄出去,更新脑细胞的物质,起到新陈代谢作用。做梦结果能使人白天更好地适应现实复杂的环境。每个人都做梦,而且梦的数量相当恒定,一般不影响正常的睡眠。做梦确实有益于脑的健康。
  2.做梦是对觉醒状态活动的模拟,防止脑因夜间不用而丧失功能。生命在于运动,脑神经细胞也在于运动,精神现象的运动也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3.做梦是人对贮存在大脑里的信息的更新清理,在梦中不断地清洗陈旧和无用的信息,而贮存新的信息。
  4.做梦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如胎儿时期快眼球运动睡眠显著,随着年龄的增长,快眼球运动睡眠减少,说明做梦也相对地减少。
  5.深度的“无梦睡眠”可以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补充能量,解除疲劳;而“有梦睡眠”则可以有节奏地刺激大脑,使其保持一定的兴奋水平和调整左右大脑半球的作用,从而起到稳定机体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