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第3期

在职想到退休时

作者:松 月




  退休中老年人中,有的人一旦离开岗位,便会产生所谓“失落感”,心里空落落的,整天无所事事,情绪十分低落。这些人中的多数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会渐渐适应退休生活,从新的生活中找到新的乐趣,生活又富于斑斓色彩。少数人可能情绪一直调整不过来,而心灰意懒、孤独寂寞,陷入忧郁的精神泥潭,甚至身上毛病频出,身子骨本来很硬朗的人眼看着就忽喇喇垮了下去。
  有些人则不是这样。他们退下来后,觉得进入了另一个天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生命历程中展开了一个新的辉煌的一页。他们进行新的研究,参加新的活动,展现新的才华,做出新的贡献,比上班时更加奋发有为,生活更加丰富多采,日子更加欢愉充实。
  退休后,心理有个调整期也是正常的,但如果能像后一种人那样,不需要调整岂不更好。这些人为什么不需要调整,就能在退休生活中如鱼得水,仔细分析其中的奥秘,我觉得,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们在职就想到,了退休时。
  人生一世,在职工作时间长达40年左右,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职时间虽长,但上台就会有下台时,世间没有不散的筵席。下台离职,是生命中一个很正常的阶段。讲在职想到退休时,不是说在快离职时为自己和子女谋些什么好处,在离职前自己如何风光风光,享受一番,而是说要为自己从这个舞台走向另一个舞台做些准备和铺垫,即人们常说的“未雨绸缪”。
  有些人从年轻时甚至从少年时起,就有一个除本业以外的事业上的追求,但由于公务繁忙,很难有暇顾及,只好把宏愿置于脑后。在岗位上,虽然工作很忙,但总还有些零碎空闲时间,你如果不抓住,它就会从身边溜过,付之东流。如果抓住了,这些时间集少成多,也是很可观的。另外,在位有在位时的方便条件,利用这些条件,许多事情就更容易办到。有一位老同志一辈子做文字工作,他在工作实践中觉得很需要一本按词意分类编辑的词典,但这是一项很艰巨的工作,需要投入很多精力,他便利用工作中工余和假日,构思词典的结构框架,研究类似词典的特色,抄录词语的条目,点点滴滴进行积累。他退下来后,办完手续,立刻就投入这项工作,仅两年时间,这部长达130万字的书稿就完成了,不久得以出版,实现了他埋藏心中多少年的夙愿。这两年他不但没有失落感,而且觉得时间很紧张,生活更为有意义,有价值。这类例子举不胜举。不少老同志在退下来以后的几年内取得的成绩可能比他工作几十年中的成绩还要巨大,还要辉煌。
  每个人都应该有些业余爱好,我们强调对工作要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但并不是说除了工作以外就不要有任何个人的业余爱好了。业余爱好和工作并不矛盾,许多时候还会促进工作。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指挥千军万马同顽敌浴血苦战,但他们休息的时候还摆开象棋盘,在楚河汉界上杀个天翻地覆。陈毅元帅即使在敌后坚持斗争的艰苦岁月也还同战友摆棋鏖战,洋溢着高度的乐观主义精神。在我们的身边,许多人或喜欢书法,或热爱绘画,或热心集邮,或留意篆刻,或爱好收藏,或钟情盆景……玩物并不丧志。他们工作做得很好,业余爱好上的研究和功夫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甚至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这些人退休以后,有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以往的业余爱好上,就会取得更加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他们退下来后也不会有什么“失落感”的。
  业余爱好也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没有高雅健康的业余爱好,便会生庸俗低鄙的僻好。如有的人业余爱好只有一个:打麻将。退休前都常常同“麻友”夜战,退休以后没有工作压力,时间自由支配,更是通宵达旦、废寝忘食。这虽没有“失落感”,但长此以往,无异于慢性自杀,是万万做不得的。如果还有其他恶习,则一定要改正,以免给晚年生活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害。
  如果在职时忽略了这个问题,没有什么业余雅趣爱好也不要紧。退休前,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让同事朋友参谋参谋,选上一两项业余活动项目,一当退了下来,便从头开始当“小学生”,也会使自己的退休生活充实快乐,使人生的第二个黄金时段光芒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