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第5期
为母亲治中风
作者:孙焕林
又到了冬至,每年一到这个季 节就会勾起我无限的回忆。20多年 前的一天早晨,我刚踏进医院的大 门就接到家中的长途电话,说母亲 晨起后昏迷病危,让我速归。当时 我恐惧万壮,眼泪夺眶而出。作为 医生,我深知母亲已是古稀之年, 患高血压、冠心病已有20多年,这 次很可能是中风,病情极其凶险。 我急忙搭乘返乡的汽车,赶往百里 之外的故乡。
远远望去,白发苍苍的爸爸在路边等我。来不及答话,急速奔向屋里,眼前那一幕使我永生难忘。过去我每次探亲,迈进家门都看到妈妈笑脸相迎,今天妈妈白发乱蓬蓬,双眼紧闭,面无表情,嘴角歪向一侧,呼吸急促,瘦弱的身体僵硬地躺在炕上。我扑向妈妈,亲着她的前额,禁不住热泪潸潸,连声呼唤“妈妈”,可她竟不能应声,爸爸在一旁低声地说:“这个人完啦,做好准备吧!”室内悲痛的气氛令人窒息。我急忙扭过脸,擦去抑制不住的泪水,迅速地做检查,量血压、听心脏、看瞳孔,检查反射。诊断中风是没问题,但到底是脑出血还是脑血栓,在家中这样的条件下很难做出正确诊断。当时我脑中一片空白,不知如何是好。因为脑出血需止血治疗,而脑血栓需要活血,这两种病都叫中风,治疗原则正相反,弄不好会加速死亡。当时我懵了,我不是神经科专职医生,又没有其他的辅助检查,周围又无人可商量,使我难以下决心。全家人哭红的眼睛注视着我。我想妈妈患高血压、冠心病多年,极有脑出血的可能性,但就其发病时间是早晨也很可能是脑血栓。事不宜迟,拉病人到百里之外的驻军医院,会因路途颠簸加重病情,只能在家中边治边看。我迅速开出药单,先按脑血栓治疗三天,让弟弟到卫生院买药。
我用颤抖的双手给妈妈扎针,输上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地塞米松等药物,密切地观察病情,随时量血压,检查瞳孔,测脉搏,量体温等。若有一点异常,都说明诊断有误,应当立即停药,否则会使病情进一步恶化。我守候在妈妈身边,静静地等啊!窗外雪花纷飞,室内寒气袭人,经过一昼夜的治疗,病情没有恶化,也没有多大的起色,使我看到一线希望。如果是脑出血,用这些药物一定会使病情恶化。这样经过漫长的三天治疗,妈妈终于以顽强的生命力战胜死神睁开了双眼,她呆呆地望着周围的一切,问话不答,这更证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望着妈妈瘦弱的病体,憔悴的面孔,让人感慨万分,是妈妈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兄妹四人抚养成人,而现在正是我们尽孝、报答养育之恩的机会作为儿子和医生的我,要想尽一切办法治好她的病。经过一周的治疗,妈妈终于睁开了双眼,深情地向我点头,讲话不清楚,抬起右手比比划划,这是病情好转的征兆,我终于松了一口气。考虑到继续在家中治疗会有很多困难,所以大家决定送母亲到我工作的部队医院治疗。
经过三个多月治疗,妈妈身体恢复不错,只留下左手不灵活,左腿走路困难,返回思念的故乡。照顾母亲的重担从此就落在弟弟、妹妹身上。为了解除妈妈的寂寞,弟弟买了许多小人书给妈妈看。怕炕硬,铺上厚厚的海棉垫。为促进瘫痪肢体恢复,买来频谱治疗仪。妹妹除管内务外,还坚持给母亲按摩肢体。为了防止再发脑血栓,我定期回家送药,根据病情指导用药。由于牙齿不好,吃得少,年老体弱又终日活动少,常常发生便秘,除保证蛋白质需要外,多给吃煮烂的菜和水果,间断给母亲服番泻叶代茶饮解决便秘这一难题。经过半年的努力,妈妈能不扶拐杖自己上厕所,手动能恢复得更好,自己能穿衣服、洗脸、吃饭,还能参与包饺子,基本达到生活自理的程度。这样又生活了18年。
如今妈妈离我而去已有4年了,每当回忆起由于我们的努力,使妈妈起死回生、颐养天年的经历,我却倍感欣慰!妈妈那瘦弱的身体,慈祥的面容,深情的眼神、粗糙的双手、蹒跚的步履永远留在我的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