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第7期
放光的生命
作者:心 悟
著名的营养学专家于若木,今年八十有三。去年,她生病住进了医院,经医院检查腹内患有肿瘤,于同年8月做了大手术。手术后医生的结论是:“恶性肿瘤,到了晚期,并且已转移到了肝上。”医生的结论令亲属和所有知道的人都十分忧虑,惟有于老本人却十分镇静,这种镇静来源于她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博大胸怀以及她的良好心态。常言道:“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好的精神和心情是抗病治病的良药。
手术前、手术后的一些检查和治疗对于老来说是十分痛苦的,但她从不吭一声,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种种痛苦。在住院期间,她除了配合医生接受治疗之外,自己还在经络和穴位上贴一种胶布(伤湿膏之类),同时吃一些抗病防病的药物和食物。无论这些药物、食物有多么难吃,只要对身体有益,她就以愉快的心情去接受它。
于老住在医院里并不把自己当病人,而是把自己当正常人。自己动手盛饭、菜,自己洗碗筷,而且还照顾别人,给别人盛饭、盛菜、倒水等(除做手术后的一周内让人照顾)。不仅如此,她每天还要给陪住的人和来看望她的人治病。谁要说头痛、腰痛、腿痛或感冒、咳嗽、失眠等,她马上就给治疗。她的医疗方法是:理疗,在穴位上贴胶布、外用药等。她是病号兼大夫,而且还是主动送医送药的大夫,疗效都很显著。作者曾有几十年的脚气,陪她住院时,她就给治好了。
越发出奇的是,她在住院期间,还抓住到医院给她送饭的司机、公务员、厨师,给他们办培训班,讲营养课。并用自己的离休费给所有在她身边的工作人员,每人都买了字典和许多字帖,叫他们练习书法,练字,背唐诗、宋词。对几位女服务员,她替她们交了学费,让她们学挑花、绣花,并请了师傅教她们学缝纫等。她自己每天都认真地给她们判作业,出题考试。同时,于老还不忘关心国家大事,每天把很多份报纸的重要内容都看一遍,该记的记,该剪报的剪报。谁能相信这是一位八十三岁、刚刚做过大手术的人所做的。也许她做的这一切,也就是治病的“良药”。因为做了手术4个月之后,她的体重增加了4.5公斤。原来医生的结论说“病已转移到肝上”,但在她面前却奇迹般地消失了。
她出院后人们都劝她要多休息,但她还是夜以继日地看书、看报,查阅国内外资料,作笔记,写文章。“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这也正是于老人生的真实写照。
德高如山,笔韵如神
于老的《于若木文集》中就能展现出她女中英才的品质、学识、道德、修养。于老的道德标准起点是建立在国家、人民利益的基础之上的。这就使她观察问题时,总能从大局出发,从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出发。营养关系到国民的体质,国民的体质不健康,国家就不能强盛。她认为健康能创造经济效益,健康是万富之源,是国家兴旺的基础。有人说“知识能创造财富”,这话不错,但是有知识还得有健康的体质。如果没有健康的体质,即便是博士、院士,长期躺在病床上,也无法创造财富。于老讲这些话,主要是为了说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要能使人不生病,或少生病,才能减少人的痛苦和社会的负担。因此,于老在她退居二线后,以她的远见卓识,就“悄悄”地参与了营养食品界的工作。也正是她的参与,以她德高望重的风范,赢得了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解决了我国人民急需要的大豆蛋白的问题。并在她的倡导下成立了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办了学生营养小报,又在全国大、中城市开办了学生营养午餐。她还提出厨师必须学营养学,要在全民中宣传、普及营养知识,并写了大量通俗易懂宣传营养知识的科普性文章。这些文章内容丰富,联系实际,以例明理,语言深入浅出,而又处处闪现出哲理之光,使文化高的人愿意看,文化低的人看得懂。文章里不仅介绍营养、配膳知识,还有省钱的具体措施,让钱多的人看了受益,钱少的人看了更受益。因为使钱少的人懂得了并非高价的食物就一定有营养,价廉的食物就没有营养。于老文章里的具体措施,解决了低薪阶层的人们由于不懂营养知识而对价廉食物产生的偏见。
20年来,于老把我国的营养事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因为她起到了上呈下达的重要作用。每次中央领导看望她时,她都抓紧时间向领导提一些重大的问题和建设性意见。中央领导也都很重视她提的问题和意见,所以有些重大问题才得以形成决策,得到解决。
生活的艺术家
人们只知道于若木是营养专家,却不知道她还是一位生活的艺术家。人们可以成为各种艺术的艺术家,但是很难成为生活的艺术家。生活的艺术是最可宝贵的艺术,是包罗万象的艺术;生活的艺术家会将万事万物为人类所应用,从而实现生命的有效值。于老恰恰具备了生活艺术家的才华。
于老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良好教育,渊博的知识和与生俱有的聪明以及善良的品格,形成了文人与学者的气质和风度,但却没有旧文人与学者不善动手、不善劳动的习气。于老是革命家陈云的夫人,但她没有一点官夫人的架子。她平易近人,宽厚善良,事事都要成人之美。所有在她身边工作的人员,她都无微不至地关怀她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身体。尤其是对他们的学习和进步抓得更紧,给他们买学习用具,创造学习条件,让他们学政治、学文化、学技术。她常说:“不能光用人材,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材。”
每当逢年过节,她都要拿出自己的生活费给身边的工作人员发过节费。平时还经常给他们改善生活(请他们吃饭)。凡是她吃到的新鲜东西也一定让工作人员尝到。因此她自己的生活也就十分俭朴。在生病住院时,要打一种针剂,这种针剂很贵,她嫌贵,就坚决不打。可是她给工作人员花钱,给学生、给希望工程、给孤寡老人捐款都十分慷慨,不但把自己的稿费、讲课费捐了,而且有时连离休费也捐出去了。这些她从不对人说,也从不留名。
于老在生活中对一切物品都十分爱护,十分节约,从不浪费一粒米、一点菜、一根针、一根线、一滴水(所有用过的塑料废品及旧书、报、杂物都要分类,送废品站)。她常说:“世上没有废品,所谓废品是你没有把它用对位。”于老真正能做到物尽其能、物尽其美、物尽其用。她还不仅仅如此,她更是一个进取者、创造者。她无论在什么环境条件下,都要充分发挥她的智慧和艺术头脑,设计出一套既有艺术性又实用性的生活模式。下面我仅举一例:她要给女儿做一件漂亮裙子,首先要选颜色、花式最适合女儿,且价廉物美而又有实用的布料。然后自己设计出端庄大方又最美的式样。自己裁剪,自己缝纫,女儿穿出去后会赢得所有人的赞赏。
她挑花、绣花、织毛衣也是高手。做饭、炒菜、蒸馒头、烤面包、做各种小吃也都是她的拿手戏。
她种庄稼、种菜同样是内行。她在上世纪40年代就引进良种,科学管理,自己积肥,将厨房里的废料、泔水、烂菜等集中起来,用阳光自然灭菌、消毒、发酵后使用。收获自然是果实累累。2002年元旦,于老从她房里出来,对我说:“我送你一个小礼物。”我接过来看了看是个小瓶,瓶内装着一块酒精棉,一根喝口服液用的细塑料吸管修剪成一头尖的小管。她见我有些迟疑,便说:“这样一个牙签我能用几个月。”我试了试,果然好用,并且有一定特点,无论牙缝大小都能伸进去,微带弹性,随意弯曲,不会伤牙,不会折断,随身可带,方便卫生。既利用了废料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节省了一项小小的开支。要是人人都用这种牙签的话,从一个国家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不老人生
有些退休老人能创造第二个春天。于老却正在创造第三个春天。她病好出院后,又通宵达旦地看书、看报、查阅资料,参加社会活动,接受记者采访等。在这样繁忙的工作中,她还说要学烹饪、学英语、学电脑。她真正是活到老学到老,对万事万物都透着兴趣的不老人生主义者。我相信她说到做到,因为她年龄虽大,心却不老。尤其她的精力和头脑及耳朵,比中青年人的反应还要灵敏。还有,平时(由于神态庄重)看她总是静静的,慢慢悠悠的,可是干起事来却十分利落,并且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腹有诗书气自华”,高深的文化素养使她的举止优雅得体,谈吐恢宏高尚,秀外慧中,体现出了她的自然、自信和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