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第7期

学会心理防御

作者:袁浩龙




  人是万物之灵,很聪明,也很脆弱,极易受伤害,便想方设法从生理上、心理上来保护自己。人对心理上的保护所采用的方法称之为心理防御机制,主要有两类:现实定向防御和自我定向防御。
  现实定向防御机制是指在意识领域内,降低因为外部冲突或压力而引起的内心焦虑,保护自已免受情绪上的伤害。主要有七种:
  1、抑制。即有意识地忘掉令人难过、痛苦的事情,从而会精神振奋。如失恋者告诉自己,“过去的都会过去”,这时,他(她)便是正在使用这种防御机制。
  2、宣泄。释放郁积的消极情绪,对信得过的人表达被压抑的真实情感。人们对失去亲人的悲伤者说:“想哭就哭吧!”这正是劝他(她)运用宣泄机制来保护自己。
  3、解脱。通过承认错误、致歉或赔偿损失等方式来减轻情绪创伤。天主教徒在教堂坦白、忏悔和以苦刑来赎罪就是这种机制的典型使用。
  4、补偿。尝试用某一方面的“得来”来弥补另一方面的“失去”。如一个在情感上不如意的女人,发奋要在事业上出人头地。
  5、幻想。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或暂时得不到)自己十分向往的东西时,常用幻想来自慰。在幻想中,人们可以借助想象的翅膀,超越时空、个人能力等一切障碍,去“摘取”现实中得不到的硕果,达到暂时的心理平衡。
  6、退行。用先前较幼稚的行为方式代替成熟的行为来应付现实生活中的严峻问题。它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妻子想要丈夫给她买一套时装,用撒娇或撅着小嘴不说话的办法,一般比大吵大闹或“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更有效。
  7、情绪隔离。一个人对某事感情投入较多,尔后又受到伤害,下一次他(她)对此事或同类事件会存有戒心,再三提醒自己要慎重。失恋者在下一次恋爱时常常使用这种机制。“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则是这种机制的过度使用。
  自我定向防御机制是在无意识领域内进行,是对来自个体内部的不被允许的冲动、欲望的防御。也有七种:
  1、压抑。在不知不觉中把不被允许的欲望、冲动和情感推回到无意识之中,这是最基本的自我防御,使用很普遍,
  2、投射。把自己内心不被允许的欲望、冲动和情感投向别人或其他事物。如自己有某种欲望但又得不到满足,便从思想上对那些满足了相同欲望的人大加鞭挞,经过这样的投射,内心容易取得平衡。
  3、文饰。为被压抑的真实动机的行为寻找合乎逻辑的理由。周末,当别的同学忙于交朋友和约会时, 一个害怕与人接触的大学生则借口学习任务重需要加班加点来解释他的社交孤立。
  4、自居。模仿为我们尊敬、钦佩的个人或群体的言行,在模仿过程中,自己“似乎就是”这些人了,不好的自我感觉一下子好了起来。
  5、反向。为防御某些不被允许的冲动而做出相反方向的行动。一个非常起劲地反对色情文学的人,可能就是无意识中十分迷恋色情文学的人。“此地无银三百两”正是这种机制的夸大。
  6、升华。改变不被允许的冲动与欲望的方向,以社会许可的形式表达出来,一般总是朝比较崇高的方向转化,具有较强的创造性价值,故而是一种相当积极的防御机制。
  7、梦。一种十分复杂的防御机制,可以部分地看作为现实定向防御中的幻想机制在无意识水平下的延续。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梦是愿望的达成。生活中,人在意识水平上未能实现的愿望被推到梦中,使其在无意识水平上达成了。
  社会的飞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高度富庶和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精神上的高度紧张,心理压力愈来愈大了。通过心理防御机制缓冲过强的心理负荷,使人们在情绪的暴风骤雨中不被击垮。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防御是积极有益的。人都有无奈和被动的时候,心理防御是无奈中的抗争。值得注意的是,正如人类的所有行为都可以被推到极端而成为愚蠢的有问题的行为一样,心理防御机制也要求运用适度,过分依赖于它,就会落人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