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第10期
中年,人体生命从顶峰开始衰落
作者:乌 龙
人们常常把青年人比喻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人的一生确实如同日出日落一样,而中年,就像是过了中午的太阳,老年则就成为西下的夕阳了。人体生命犹如一条“抛物线”,到达了顶点则开始下滑。若平时注意保养,生命的轨迹下滑的速度就慢,延缓了衰老的过程;否则,下滑的速度就快,衰老会加速到来。
人的寿命虽然是有限的,但长期以来并不是一个定数。
古人认为,人的寿命可达到百岁以上。《黄帝内经》中说:“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时世异耶?人将失之也。”
《黄帝内经》还对当时中老年衰老的进程作了这样的描述: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脉冲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男子发育以8年为一节,也做了具体描述: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阴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筋骨皆堕,天癸尽矣。”这里所说的“五七”、“六七”、“七七”、“五八”、“六八”,指的是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八八”指的是过了花甲之年的老年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寿命会逐渐增长。据统计,青铜器时期人们的平均寿命只有18岁,到了18世纪为35岁,19世纪后人的平均年龄明显增加。现在,许多国家的人均寿命都超过了70岁,百岁寿星也越来越多。若能搞好养生保健和疾病的预防工作,人类平均寿命达到100岁是很有可能的。
现在,人的寿命虽然延长了,人体生命的“抛物线”下滑的速度显著减慢,但《内经》描述的人的衰老轨迹与现代人体的衰老过程在许多方面仍然是相近的。
古人常讲,人生如梭,转眼就是百年。人生经过蒙昧的童年和求学的青少年,走到人生事业的起跑线,奋斗的步伐刚感觉进人佳境时,你会倏然发现,自己已经40岁了。这时,许多人会坚持认为,自己尽管不很年轻,但也不老,甚至不处于中年。也有的人甚至认为,进入不惑之年的自己仍很年轻。
是的,中年是人生第二个黄金时代。中年人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经验丰富,不仅是各个行业和单位、部门的中坚和骨干,也是家务劳动的主力。中年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人生的理想追求、事业抱负都将在这一时期放射出光彩。然而,中年不光是人生事业的“试金石”,也是生命健康的“分水岭”。所以,一位外国专家指出:“对于中年人来说,现在是最好的时期,也是最糟的时期。”
,
其实,人到30岁以后身体内已经悄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能完全适应超强度运转的需要,容易“积劳成疾”给以后的许多严重老年病埋下隐患。对于大部分人来说,40岁左右这一时期,人体的生理变化都在缓慢地走下坡路,人体所有器官功能逐渐开始减退,新陈代谢减慢。因而这一时期也往往是老年病发生的“初级阶段”。
50—59岁是人类从中年步人老年的关键时期。据研究表明,这10年为人体急剧衰老期。一般来说,人在50岁开始发生各脏器功能降低,至60岁以后,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便明显衰退,也就是所谓的“老化”,身体出现衰老现象。
假如以30岁受试者各项生理指标的数值为100%的话,那么,随着年龄的增加,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主要系统的机能以及全身的新陈代谢水平都会出现退行性变化。其中呼吸机能下降的最快,神经传导速度下降最慢,基础代谢和循环系统机能居中。
中年人的身体变化,最主要的还是被称为“身体之砖”的细胞分裂、再生减少,功能开始衰退。据科学家估算,30岁以后身体功能每年约丧失0.8%。
以前医学认为人体衰老是从脏器开始,但是现代医学认为,人体的衰老是从血液和血管开始,血管的老化是促进脏器老化的最主要因素。专家指出,血管老化是衰老的标志。
血管的生理发育完全约在20岁左右。此时的血管柔韧而富有弹性,完全适合肌体供血的需要。此后,血管的发育状态维持相对稳定,直至中年期。中年期后血管便开始了退行性变化,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血管的退行性变化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长度和横断面的直径增长,即血管扩张和屈曲。
与此同时,血管壁发生质的变化,管壁内胶原及血浆纤维蛋白增多。血管呈现生理性硬化,结果富有弹性的动脉壁伸展性降低,于是营养各脏器的动脉供血功能减退,久而久之,各脏器功能逐渐降低,人体衰老过程便开始了。伴随动脉壁含钙量增加,弹性下降,血压升高。大约人到中年后,每长10岁,血压增加10毫米汞柱左右。
血是生命的源泉,是人体中很重要的一个发挥功能的液体组织,但同时血液也是一个产生病理变化及毒素的地方。由于血液的变化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许多人对此并不在意,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发病已经为时已晚。
中老年人血液最明显的变化是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液流变性质的异常,将会引起机体血液循环障碍,其中尤以血液黏度为重要因素。血液黏度的低与高代表血液运输的优与劣或血液供应的多与少。血液黏度增加,循环阻力升高,血流速度减慢,必然导致器官和组织,尤其是微循环灌流量下降,造成缺血缺氧,影响组织的代谢和功能,从而产生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肿瘤、周围血管病及忧虑等,虽然有诸多致病因素,但均与血液黏度异常有关。因此,血液黏度是诊断各种病理过程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中老年人除了血液黏度增高外,血液还更容易凝固。
血液凝固需要一系列凝血因子的作用。这些凝血因子平时都以无活性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它们一旦被活化,就成为有催化活性的酶,进而活化下一个凝血因子,并逐级进行下去,有的凝血因子还具有加速凝血反应的作用。这样,凝血过程就像瀑布一样,迅速倾泻,出现了一连串越来越快的反应,直到血凝块形成。其中凝血酶就是最重要的凝血因子之一。
正常人体内同时还存在抗凝血的过程,并与凝血过程保持平衡状态,使血管内的血液不会凝固也不会流出血管外。如果抗凝系统不能发挥其正常的作用,就增加了异常血凝块形成的危险性。如某些有抗凝血酶或C蛋白遗传缺陷的人就容易发生肺或腿部深静脉的血栓。随着年龄的增加,凝血酶的活性也逐渐增加,这可能是抗凝血进程的缺陷所致。血液容易凝固会引起多种心脑血管病,如大多数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的血凝块引起的。
学者研究认为,微循环功能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而呈下降的趋势,特别是50~59岁年龄组人群更为突出,约为50岁以下中年人的2倍。至70岁以后,衰老的速度又变得相对延缓。在各种长寿的因素中,人体保持良好的微循环功能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不少人可能对微循环还不太了解。微循环是血循环的最基层结构,它遍布于人体全身。每个不同的组织器官都各有其不同的微循环立体构型,它由微动脉、微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微血管的口径很小,10条微血管并列在一起,仅有1毫米宽。如果把一棵大树的主树干比喻为人体的主动脉,那么,最末端的小树枝便似人体的微血管。当这小树枝一旦虫蛀、损伤、折断、干枯,长在小树枝上的树叶、花蕾、果实得不到水分和营养,就势必会枯黄、掉落。人体微循环若发生障碍,必然会影响全身。微循环障碍是指微循灌注的障碍,以及由此引起的周围组织细胞病变等。在临床上,微循环障碍的现象比较常见,许多急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与微循环障碍有密切关系,诸如冠心病、肺栓塞、脑溢血、心肌梗塞、高血压以及脉管炎、休克和各种肝病等。
因人的脏器中,心脏是一个最重要的器官oJb脏像个水泵,通过收缩产生压力,把血液压向动脉,又通过舒张,使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它在人的一生中,一刻也不能停止工作,所以是十分劳累的。
人到中年以后,心脏内膜增厚,弹力纤维增多,使心脏舒张发生困难。心输出量及心脏储备能力逐渐下降。心脏输出血液量从30~80岁的50年间约减少30%。到65岁时,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只是25岁时的70%,90岁的老人每次心跳输出的血量要比20岁的青年几乎下降50%,脑血流量也比25岁时平均减少16%。(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