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第10期

治疗高血压“十忌”

作者:余光明




  一忌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高低。这种做法往往是不准确的。特别是长期高血压患者,由于对高血压产生了“适应”,所以即使血压明显升高,仍可不出现任何不适感,可能因此而延误了诊治。正确的做法是:高血压患者应主动定期测量血压,一到二周至少测量血压1次。
  二忌用药不规则,断断续续服药。有时服药,有时停药,不能持之以恒地治疗,导致血压不稳定。或者一个时期使血压处在较高的水平,岂不知,持续高血压会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造成损害。正确的做法是:治疗高血压需坚持“三心”,即信心、决心和恒心,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或推迟机体重要脏器受到高血压的损害。
  三忌血压一下降,立即停药。这种不正确的服药方法,即服药——停药——服药,结果也会导致血压出现升高——降低——升高,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将会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脑溢血等。正确的服药方法是:服药后出现血压下降,可采用维持量,继续服药,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药物进行调整,可以增减药物品种或服药剂量,而不可断然停药。
  四忌长时间服药而不定期复查血压。、由于种种原因(如怕麻烦、出差、工作紧张等),不定期测量血压,一味照原先的剂量服药,“盲目治疗”,也会使血压忽高忽低,或者出现不适感,并且易产生药物副作用或耐药性。正确的做法是定期测量血压,按血压的高低与身体情况的变化决定用药种类和用药剂量。
  五忌单纯依赖降压药,不做综合性治疗。高血压的病因是多因素造成的,有心血管的因素,也有饮食和精神方面的因素。因此,治疗也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否则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正确的做法是:治疗高血压,除选择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宜清淡、少吃盐、适当地参加文体活动,减轻体重,保证充足的睡眠等。
  六忌是认为降压药属于“顶药”,服不服药没多大差别。在高血压的病因中,除5%左右属于可通过手术等方法根治外,80%以上的患者均属于原发性高血压(原因不明的高血压)。经验证明,长期血压增高,可招致心、脑、肾的损害,而将血压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减少和推迟器官的损害,延长寿命,所以不可轻视降压治疗的作用。因此,正确的做法是:思想上认清降低血压的意义,积极控制高血压。
  七忌盲目长期服用一种类型的降压药,服药只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不讲究实效。任何药物长期服用都会降低疗效,产生耐药性,并易出现药物副作用(有时副作用是不明显的)。此外,不同的病人需根据其病程、年龄、个体差异、脏器功能等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千篇一律或长期服用一类药物,不加更改的做法是不足取的。正确的做法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病情需要及时调整药物。
  
  八忌不求医,自行购药治疗。目前,市场上治疗高血压药物多达几十种,各有适应症和一定的副作用,况且高血压的合理治疗,需根据全身情况选择最佳药物,这些均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自行购药服用,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也是不安全的做法。正确的做法是:先经医生诊断,作必要的器械和化验检查,主要包括心、肝、肾等功能的测定,然后进行合理的治疗。
  
  九忌血压只是偏高,自认为不值得治疗。一般来说,成人血压超过140/90毫米汞柱以上,即可认为患有高血压。但部分早期高血压患者,血压处于上述的边缘状态,因此往往不被重视,事实说明,这种轻度高血压同样会对机体产生危害,并会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正确的做法是:除密切观察病情的发展外,还应给予包括药物在内的综合性治疗,当然,选择何种药物治疗需要听从医嘱。
   十忌不根据具体情况,一味追求血压达到正常水平。老年人(指70岁以上者)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主要指心、脑、肾血管为主,偏高的血压有利于这些脏器的血液供应,如果不顾年龄及病人的内在情况,而一味要求降压达正常水平,势必影响上述脏器的功能,反而得不偿失。正确的做法是:根据病人的年龄、脏器的功能情况,主要是心脑肾血管,将血压降到适当水平,特别是老年人,不可过度降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