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3期

“渐进自然”——我的健康观

作者:顾平旦




  我的工作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就在北京城西的原恭王府,也就是被一些红学家称为曹雪芹《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地方。每天早晨,当我以恬淡的心情步人这所阔大幽静的旧王府园林小径时,深涉红门的念头便不由得“蠢蠢欲动”,近水楼台,我何不以恭王府接近“大观园”的特色为索引,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大观园”中的许多谜底呢?于是乎,我申请了“大观园”研究的科研课题,对“大观园”的园址、原型、“大观园”在《红楼梦》中的艺术价值等三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天有不测之风云”。1981年金秋,正当我在事业上拼博,并且初有成效的时候,一场意想不到的考验闯进了我的生活。半年以来,我时时感觉到胃部不舒服,有时疼痛,那天到医院做检查,吞钡、下纤维胃镜折腾了四五个小时,竟查出个晚期胃癌的诊断来。对于平素身体虽然消瘦,但却一直不出什么大毛病的我来讲,这无啻于一声晴天霹雳。面对脸色严峻的医生,面对忧心忡仲的亲友,面对怜悯我的诸多好人,我的心乱极了。我缓缓地回到恭王府内,看着我的《大观园图》,看着案头那一摞摞的《红楼梦》校订样书,百感交集。做学问,我曾在大自然的启发下,渐进了一个深奥的领地。疾病,原来也是大自然赋予人体的一种自然现象,我何不也以自然的心境去对待它、战胜它呢?古人曰“适者生存”,在这浩翰的大干世界里,要想生存,对于任何生物来讲,只能是首先适应。生活是如此,生病是如此,生了癌症只不过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罢了,也该如此看待。于是,我不再悲伤了,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手术、化疗、中医、气功等综合治疗方法,在医生的悉心医治和指导下,努力与疾病抗争,为自己赢得了第二次生命。
  记得毛泽东同志青年时代就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经历过这样一次死亡的考验以后,我对这段话的涵义理解得更深刻了。在我生活的过程中,研究“大观园”,与癌症抗争,本身就是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过程,大自然赋予了我这一切,我就要从中学会适应大自然。把握住战胜顽症、得到成功的时机,完全在于自己,也就是所谓成事靠人。
  自1986年我重返工作岗位后的10年间,每年要去医院做一次全面体检,直到1990年退休。一切都很正常,应该说我是完全康复了。我还在1993年荣幸地被评为“抗癌明星”。所以这二十年间,我努力抓紧时间,集中精力做学问,先后发表了论文集《红学散论》,主编出版了《中国对联大词典》、《中华气功大典》及《大观园》学术资料集等书籍,还发表了30多万字的学术论文和参加了众多的学术与社会活动。我与朋友们创建了中国楹联学会,到前线去慰问边防战士,还积极组织宣传抗癌经验,为癌症患者做书面和口头义务答疑。在工作单位和同事们中间,我从不认为自己是个病人;在癌症患者面前,我也从不把自己当成个“好人”,一切任其自然平淡地生活。在家庭中,我不需要别人特殊照顾。我认为,一个人健康的标志,不仅仅是生活上暂时的无病无灾,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和乐观的情绪。所以,我遵循着“渐进自然”的法则,就是使自己的精神情绪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安淡恬静,进而达到乐观向上。
  说到“渐进自然”这四个字的来历,那是我的亦师亦友的北大教授吴小如先生送给我的题词,他鼓励我说,在与疾病斗争中,重获健康的超然和潇洒,这充分体现着“天人合一”理念,是深得自然之道的机遇。因此我以此作为我的一生奉行的箴言。
  然而,我所说的“渐进自然”或“顺其自然”,并不是提倡一个人不求上进或者随遇而安,而是指一个人应该在比较冷静的情况下,分析自己,分析自己周围的实际情况,然后给自己拿出一个适合的方案,为自己树立一个可以达到的标准。假如一个人不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不能够为自己确立正确的目标,经过一段努力后,现实会令他失望,他就会气馁,此时还能谈什么心平气和,谈什么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绪呢。21年来,我从不勉强自己去做力不从心的劳动和工作,也从不给自己提出某些过高的奢求,对一切身外的荣辱都能泰然处之。我也不轻信什么延年益寿的“养生术”,也不追求什么高档的“滋补营养品”,只是在自然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顺其自然”地工作和生活。我虽已年过古稀,但一般的老年疾患却一无所有,心脏、血压都正常。许多熟悉我的老朋友常常对我的健康现状表示惊讶,探寻我有什么秘诀,其实,我这个接近死亡线上的人能够彻底恢复健康,还能够做出点事业上的成就,秘诀只有一个,那就是遵循“渐进自然”的法则,是大自然给了我新生的第二个青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