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5期
中老年人精神养生调养
作者:张昌志
首先,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心理变化,正视孤独感的产生,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变这种心理状态。
其次,要有精神寄托。老年人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后,最大的变化是脑力劳动明显减少,从而产生消极心理状态。所以,老年人不仅要注意体育锻炼,还应从事脑力活动,如读老年大学、从事技术咨询、从事史料及其他创作等等。这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可以改变和消除精神压力,使其保持健康的体魄和积极的心理状态,这是长寿不可缺少的条件。
除了体力锻炼和脑力劳动之外,中老年人还应选择一些有益的娱乐活动,如听音乐、跳交谊舞、下棋等,以增强老年人的活力。另外,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老年人消除孤独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也是有益的。
二、正确对待疾病的困扰。中老年人在积极工作的同时,要注意清除紧张情绪,重视心理健康。若已经患有慢性疾病,则应坦然面对现实,可使治疗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第一,要从思想上人手,一方面要正视疾病、承认疾病、积极治疗和休养,取得疗效,另一方面要蔑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决心和意志。第二,要弄清病情,了解疾病的性质,并与医务人员密切合作,把治疗的感受和病情变化及时转告医生,抓住疾病的根源对症下药,对开发症也需相应治疗。第三,要掌握疾病的规律,积累经验。慢性病患者由于本身的因素和外部条件变化的影响,病情往往时好时坏,时轻时重,反复波动。此时,最重要的是找出原因,以求逐步取得疗效,然后巩固疗效,以达痊愈。第四,在治疗和休养过程中,应注意自己的病情,有意识地摸索一套适合自己病情的修养方法。病中的生活、饮食、起居、活动都要有规律,对那些不适合养病的生活习惯,要及时进行改正。各种文体活动要根据治疗而取舍,不能以兴趣爱好而为之。
医学心理学研究证实,积极的心理因素,可以调动人体的内部潜力,调节人体代谢和内分泌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消极的心理因素,可使人体内的代谢失去平衡,内分泌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并加重疾病的发展。许多事实证明,不为疾病所惧,从心理上积极配合治疗,对疾病的康复十分有利。不少靠药物难以治愈或收效甚微的疾病,同时采用食疗、体疗和心理疗法等综合措施,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病人周围的同志,特别是配偶、子女、工作人员,应尽量以温柔、体贴和关心的语言,经常问候:在精神上给予安慰,鼓励其战胜疾病;在生活上多给予照顾,饭菜调剂尽量可口;在护理上要耐心、细致、周到、有效。只有这样,才会使病人感到家庭和社会的温暖。使病人安心休息和治疗,就一定能战胜疾病,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