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6期

压火不添火

作者:萍 阳




  王大伯和张大爷同住在一个院子里。过去,两家人和睦相处,如同一家人一样,前两年,两家都添了孙子,这本来是喜事儿,但是孩子小,在一块玩时免不了你抓他一把,他推你一下,互相哭着向大人告状。一来二去,两家大人护犊心切,就互相指责起来,常常是小孩子哭声一落又到一起玩去了,大人却仍然吵嚷得不可开交,慢慢地便结下了怨。
  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王大伯出去串门,10点钟了才回家。进院门时,不防地上结了一层冰,脚下一滑就摔了个屁股墩。他在地上缓了一会儿,才忍痛爬起来,趔趔趄趄回到家。到家后,他把摔跤的事告诉了老伴,老伴说,今晚咱家没有去挑水,这肯定是张家人使的坏,成心想害你。王大爷一听火更大,便同老伴一起在门口骂上了。张家听到王家在骂自己,也接上了茬。两家骂声越来越高。王大伯有高血压,越骂火气越大。正骂着,忽然觉得头发晕,眼冒金星,站立不住,身子一歪就倒在了地上。老伴一看此状着了急,赶快扶,但哪里扶得起来。等到儿子们来了,找车送到医院,原来王大伯是由于生气脑血管破裂,虽然抢救后保住了性命,但却留下了偏瘫的后遗症,行走十分困难,说话也含糊不清,生活嘛,已不能自理。好端端的一个人,就这么残疾了。
  事后,王大妈后悔不迭:“都是我害了老头。那晚上,如果我安慰安慰老头,他的气消了,不是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很多。其中不少人还因此一命归西,从此告别人间。王大妈的教训找得很对,虽然对她来说为时已晚,但让更多的中老年朋友明白其中的道理,就还是值得的。
  生气对人体有害,这是世人皆知的道理。但人要做到任何时候都不生气那是不可能的。如与朋友处事时让对方坑了,平白无故受到别人的攻击诬陷,领导同事处事时显失公平,有意贬压自己,好心帮助别人却受到了误解,等等。尤其是当这些损害伤及了自己的人格尊严时,更会产生出压抑不住的气愤。当事人一旦生气时,一定要“制怒”,生气不超过三分钟,以减少“气”对健康的损害,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同样重要的还有另一方面,就是周围人如家人、朋友、同事的态度。遇到自己的亲朋好友一时气不打一处来,甚至气愤填膺、火冒三丈时,周围人的态度就显得更重要了。如王大伯摔跤后回到家里气愤难平时,老伴如果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把这事不要往坏处说,而是帮助王大伯客观地分析,说张家不会那么坏,哪能有意把水泼到路上让你滑倒;可能是小孩子玩耍倒下的水,也可能就是自己儿子挑水不慎洒到地下的等等,使王大伯心头的气愤消下去,这样,乌云就会很快散去,什么事就都没有了。
  有些人在这个时候采取火上添油的态度,是因为人们认为只有这样做才是站到了自己人的立场上,才是为了自己人。如果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就会说一些为对方开脱的话,好像立场站错了,不够意思。这样想是完全错了。
  人生气的时候,想问题会有偏狭。怒火中烧时,头脑就会发蒙。如果这时你火上浇油,他的火气会立时升级,不能自抑,直接损伤身体,或做出一些愚不可及的事来,使事态扩大以至难以收拾。到了这一步,你本是为了“自己人”,其实到头来是害了“自己人”。你为他消气,也可能会说一些有利于对方的话,这似乎有为别人开脱之嫌,但使自己人消了气,这才是真正保护了自己人。遇到这类情况时,头脑里一定要有大局观念,明白只有如何做才对自己人真正有利。想着大局,你才能果断地压火不添火、消气不加气,把“自己人”正在火头上的气尽快平息下来。